澳門第四屆行政長官選舉8月31日早上舉行,現任行政長官崔世安以380票的高票成功連任。作為唯一候選人的崔世安連任可謂板上釘釘,因此相對選舉結果,新特首如何規劃澳門的下一個5年,更受各界關注。

澳門第4屆特首選舉在東亞運動會體育館舉行,澳門電臺報道稱,400名選舉委員會委員中有1人請假,396名選委到場投票,結果崔世安獲得380票贊成,得票率為95.96%,高于上屆的95.27%;白票13張,較上屆少1張,另有3張廢票。當選之后,崔世安表示未來會以謙虛感恩的心工作,全力以赴落實“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堅定不移落實《基本法》。他在記者會上說,會就博彩業進行檢討,以配合澳門成為世界旅游休閑中心的定位。
投票期間,十幾名“新澳門學社”成員及自發的市民,以慢行和頭貼地跪拜的苦行方式抗議選委會400人的選舉。他們還繼續鼓動澳門市民進行所謂的“民間公投”,反對現行特首選舉方式。截至8月30日晚6時,已有近8200名市民投票。據悉,自8月24日所謂的“民間公投”舉行以來,已累計7人被抓。此“公投”早在今年7月就被澳門政府宣布為非法。
崔世安當選后,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表示恭賀,稱贊崔世安一直盡心服務澳門市民,相信在他的領導下澳門的發展會更上一層樓。澳門社會也多認為崔世安表現稱職,在任內落實多項政策,對澳門市民“算系交到功課”,并期望他能兌現選舉承諾,迎接各項社會挑戰。澳門科技大學學者譚志強稱,崔世安任內,在公共房屋、交通、醫療各方面均逐步兌現承諾,尤其落實興建位于路環的綜合大型醫院“離島醫院”,響應了澳門市民對醫療公共設施的訴求。澳門公共政策學會會長陳卓華認為,崔世安過往的表現“中規中矩”,但在公共政策貢獻不少,比如增加了老人福利。
當然,澳門社會也有一些爭議。臺灣“中央社”8月31日稱,崔世安的施政及用人曾受到批評。他2009年上任后,原治澳班底的主要官員除1人外,其余全部留用,而不獲留用的官員就是審計長曹美莉。曹美莉曾對當年擔任澳門社會文化司司長的崔世安所負責籌辦的東亞運動會嚴重超支發表報告,引起澳門社會極大回響。今年5月,澳門社會又因崔世安政府推出俗稱的“高官退休補償法”而熱血沸騰,更激發起一股歷來少見的抗議潮。
香港《明報》稱,崔世安任內澳門經濟增長翻一番,澳門統計暨普查局數據顯示,澳門本地生產總值2009年為1693億澳門元,2013年升至4134億澳門元,升幅達1.4倍,其中博彩毛收入由1203億澳門元升兩倍至3619億澳門元。但澳門市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卻落后經濟增長,數據顯示,澳門人口從2009年的54萬人升至2013年的60萬人,人均月收入從8500升至1.2萬澳門元。與此同時,澳門房價上漲迅速,一間普通的400平方英尺房子要花300萬澳門元,相當于澳門人21年的收入。一些市民抱怨“東方拉斯維加斯”逐漸被地產霸權蠶食,批評崔世安無力改善民生和供應足夠房屋。不過報道也提到,崔世安任內繼承前任特首何厚鏵的施政方向,每年均發錢給市民,去年加碼至每人9000澳門元。
香港《東方日報》8月31日總結稱,崔世安過去4年多已落實了數項新政策,范圍涵蓋反貪、民生、文化等各方面,其參選連任的政綱表明會延續現屆政府的施政理念,改善澳門的住屋、交通、醫療、就業、護老等各方面的問題,強調要與民共享經濟成果。像2012年10月澳門曾發生“善豐花園事件”,位于當地沙梨頭海邊街的善豐花園因結構問題,部分地方出現裂痕,200多住戶實時遷出,無家可歸一年多。最后由崔世安出面,以司法訴訟及商討重建雙軌并行的方式處理了事件。總體來說,他不僅處理了社會民生議題上積壓的民怨,也解決了不少爛攤子。而崔世安在8月中旬發表的參選政綱中,基本上將各界關注的議題全盤概括。
《東方日報》還介紹稱,崔世安祖籍廣東新會,1957年出生,是“澳門三大家族”之一崔家的后代,家世顯赫。他的哥哥崔世昌及堂弟崔世平同樣涉足澳門政壇,皆為立法會議員,妻子霍慧芬是霍英東的侄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