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金翻倍 商戶罷市 櫥柜企業或可另謀他路
七月中旬,廣州五洲城國際建材中心市場的商戶,連續4天集體罷市,抗議賣場的“惡意”加租。據了解,這個裝飾城大部分商戶的合同都即將到期,而一旦合同期滿,商戶想續約的話,除了要支付一筆高額的租金以外,還被要求繳納1萬-7萬元不等的升級改造費。同時,新簽訂的租賃合同還規定,如果商戶要把商鋪轉讓給他人,不僅需要經得管理方同意,還要向管理方交納3萬元的過戶服務費。
雖然罷市風波已過,賣場也基本恢復了正常營業,但仔細看來會發現,已經有一些鋪位拉下了卷閘門,賣場的空位又進一步擴大了。事后記者聯系到了“走人”的某櫥柜品牌的商家,他表示,“租金上漲得太多,幾乎翻了一倍,就算協商之后會有所降低,但是加上亂七八糟的各種費用,仍然不是我們能承受的,所以選擇了離開,另謀出路,我們準備去附近的其他鬧市區重新租個門面,然后通過網店與實體店一起經營的模式繼續做生意。”
其實,這樣的事件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了,賣場與商家之間的矛盾已經日益擴大,這其中固然有商家自身的原因,但是賣場的諸多“苛刻”條件是進一步激化矛盾的主要因素。
賣場空置率加劇,櫥柜企業呼吁賣場轉型
近日,一則2014年中家居賣場調查報告顯示,當前全國家居賣場撤店空置的情況正在不斷加劇。調查涉及廣州、上海等16個一二線大城市,覆蓋了52個家居賣場,包括有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歐亞達家居、等家居大品牌賣場。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基本上每一個賣場都存在撤店空置的現象,其中有16個賣場的空置率超過20%;有22個賣場空置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以上。
分析其原因不難看出,樓市和大經濟環境影響,導致整個家居業的經營情況不太理想;另外,賣場租金節節攀升,流通成本越來越高,經銷商們的壓力越來越大,以至于部分商家難以為繼,選擇離開;還有家具賣場的“店大欺客”心理,對于小品牌報以冷淡的態度,甚至有些賣場為了將好鋪位讓給大品牌,故意對現有鋪位上的商家“百般刁難”,促使其自動走人,再加上電商的不斷沖擊,傳統家居賣場的經營現狀每況愈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有櫥柜行業的相關人士呼吁,家居賣場已經到了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傳統的坐地收金的模式已經差不多走到了末路。以前都是商家求著賣場給予一個鋪位,現在商家選擇太多了,完全不必硬著頭皮去求人,傳統賣場已經不再是那么的不可或缺了,如果賣場不加強深化改革,不主動為入駐商家提供更多的服務,那么商家完全可另謀出路,不必看賣場的“臉色”做事。
櫥柜作為家居行業中的核心成員之一,占據家居賣場中的“半壁江山”,一直也都是各大賣場極力爭取的商戶。在如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營銷方式層出不窮的當下,銷售渠道也變得多樣化,家居賣場固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如果其條件過于苛刻,讓櫥柜企業難以看到盈利的希望,那么企業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新的銷售模式,不必屈于賣場的“苛刻”之下。相信賣場在失去越來越多櫥柜企業的“光顧”之后,必定會自我反省,加強各方面的建設以吸引商戶,重拾商家對賣場的信心,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賣場與櫥柜企業的共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