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陶瓷衛浴行業就像一個生物鏈,缺了誰都不可以?在長期的市場競爭和優越劣汰中陶瓷衛浴市場也暴露了很多的弊端,給整個陶瓷衛浴企業的發展帶來了阻礙,到目前為止,主要就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傷情”一:市場很好產品卻賣不出往
關鍵詞:產能過剩、市場飽和度、剛性需求
據統計,近幾年中國衛浴設施的需求量將達到3400萬件,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衛浴產品消費市場,往年瓷磚類與潔具類產品產量分別達到了75億平米和1.77億件,分別占據世界建筑衛生陶瓷總產量的60%和40%以上,出口到歐洲、美國、日本、韓國、中東等地的產品每年的增長率為50%
從這個趨勢分析,中國衛浴市場頗為樂觀,擁有大量剛性需求,可謂市場很好。但因今年在房市調控、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工本錢攀升、水旱災難不斷等綜合因素的影響下,國內陶瓷行業走勢低迷,近期山東淄博產區、四川夾江和云南產區還相繼出現大面積停產現象。針對業界頻頻出現的“產能過剩”、“市場飽和”等字眼,安蒙、金牌、鷹牌、惠達、九牧等部分高端品牌顯得比較淡定,大企業的根基雄厚,還能承受得住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壓力,本身的銷售額能夠保持穩定增長勢頭。最糾結的還是中小衛浴企業,它們原本利潤就不高,原材料價格上漲又好似一把夾子掐住了他們的咽喉,利潤空間壓縮,而越來越理性的消費者并不打算為此買單,產品積存的壓力就相當大,有些不得不停止運行部分生產線。
企業對策:
停止運行部分生產線,消化庫存,靜待銷售旺季;相信有真正的剛性需求存在,只要把產品做好,無論市場環境如何變化,終極還是會取得一定的效果。
“傷情”二:節日黃金熱門產品促銷遇冷
關鍵詞:促銷依靠癥、消費熱情、通貨緊縮
“五一”、中秋、“十一”、元旦……甚至3.15消費者維權日,但凡能想得到的節日,“折上折”、“買就送”、“歷史新低”等等促銷字眼就大規模占領市場,促銷手段也是無奇不有,甚至有過衛浴產品論斤賣的奇招,以此來奪人眼球。安華衛浴事業部總經理劉廣仁在接受采訪時曾談到,目前家居建材行業“形成了促銷依靠癥,一促就銷,不促就不銷”,這些都說明了促銷對建材行業的重要性。
然而,消費者對促銷表現的熱情顯然沒有以前高漲,加上物價上漲,口袋緊縮,對促銷頗有些見怪不怪的姿態,甚至有些迷茫,不知道誰在喊口號賺吆喝,誰又是真正在放血打折,消費者對促銷廣告、價格誘惑的抵抗力越來越強,因此一些建材市場即使是在這一年中最火爆的促銷旺季也是客流慘淡、人影寥寥,因而能帶動的銷量也就變得十分有限。
有些建材商開始反對起無節制的促銷:“市場的促銷我們越來越搞不起。”由于產品本錢高、賣價低,打折促銷也并不總能確保自己的利潤,不再熱衷參與促銷戰,也有企業以為,促銷的背后是價格的不真實不透明,促銷越多,價格水份越大,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就喪失得越快。
就衛浴行業來講,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促銷方式,一是大型同一促銷,二是個案活動促銷,三是個性專題促銷,第三種活動目前大有燎原之勢,其投進較大,動輒百萬銷售額,大風險與大收益并存,無論是對廠家和商家都頗具誘惑力,然而現在這類活動已趨于泛濫,特別是廣東、浙江附件這些沿海城市,大投進與大收益并不完全成正比,弄不好,就變成一種“品牌毒藥”。
企業對策:
對企業進行長遠經營戰略規劃,避免犧牲質量以低價來沖擊銷量的“近視”行為;增強節日促銷的計劃性和可操縱性,嚴格控制促銷用度預算,整合好促銷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