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級市場、節能綠色環保、服務升級、電子商務,等等,各個詞匯代表的都是家電行業的大事。
很多詞匯構成了中國家電市場的熱點詞。絕對不難找。但是,透過那些繽紛多姿的披著各種美麗外衣的,真正的能夠讓中國的家電市場透出內涵的,我們會發現,并不多。
在這里,我們更多的不是展示盒預測,更多的談的是行動。因為,預測是要受到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所困擾的,新的訴求和主張,會被逐漸的集中到核心層面中,比如未來和戰略,都是圍繞著核心技術及合作的話語權以及服務展開的。
在2011年,這些關鍵詞的背后代表著什么樣的關鍵性動向?
節能低碳 普及實施
從2009年的:“哥本哈根”到2010年的“上海世博”,“低碳”已經成為家電行業最熱門的詞匯之一。節能、低碳是2010年家電行業發展的主旋律,也是個大家電廠商的共識。于是,“高能效無氟空調”“綠色無氟冰箱”、“變頻洗衣機”以及“新材料高能效熱水器”、更為節能的“LED液晶電視”等產品不斷涌現,“低碳家電”、“低碳宣言”、“低碳標準”、“低碳技術”、“低碳生活”、“低碳發展”等主張更是層出不窮,節能環保依然成為大勢所趨。相信“低碳”這一基調仍將貫穿2011年,并成為未來更長時期的發展趨勢。
低碳經濟必然會推動產業變革。“低碳”不僅關乎“國計”,而且關乎“民生”,關系到行業和企業的發展。家電業是我國發展最為成熟的產業之一,也是節能減排的重點行業,步入新世紀的新十年,家電企業面臨著新的轉型。隨著國家政策的推動以及消費者對于節能低碳理念認識的深入,家電行業像“低碳”方向加速轉型已是勢在必行。
機遇:節能低碳成為大勢所趨 政策隨動助力產業升級
中國承諾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政府也明確指出“要努力建設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產業體系和消費模式”,要發展低碳經濟,促進節能減排,這是調整結構和產業升級的主攻方向。
所以,無論從中短期還是長期來看,制定低碳戰略與中國既定的產業升級,技術創新,環境保護等目標是一致的。一些國際發達國際的家電企業紛紛展開了低碳革命,再此環境下,中國的加點企業也應該積極探索出一條自己的發展道路。低碳經濟成為未來十年國際社會發展的流行趨勢,也成為家電行業邁向新的高潮的契機。同樣,這對于國內眾多的加點企業而言,也將是一次尋找產業升級,技術創新的契機。
國家已經開始蔡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來推動低碳經濟的發展,這也必將對家電行業的產業轉型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國家已經開始推行“以舊換新”、“節能惠民”等政策,扶植綠色生產,綠色銷售和綠色消費。行業主管部門也在制定各種各樣的標準引導企業轉型。在這種背景下,加點企業研發,生產,銷售節能環保產品也能獲得國家政策方面的支持。
理念認同促進需求轉變
隨著國家引導和企業推動以及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在購買和使用家電產品時都把節能,低碳當做重要的衡量標準,消費者對于低碳理念的認知度也來越高。消費時一種責任,“地毯生活”已經成為一種消費共識,首先由中高端消費人群帶動,并逐步擴大到更大的消費群體。盡管許多人并不完全了解“低碳”的概念,但在選購家電是已經開始將“節能”、“省電”“省水”、“綠色環保”等硬性的指標作為已經,消費理念已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會更鐘情于節能,環保,智能化等特性,而不只是價格低,質量好,這種理念上的認同必將帶來消費需求的轉變,從而反作用于生產。
結構轉型帶來巨大商機
隨著消費者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加,產品的消費結構也相應的發生改變。低碳冰箱、低碳洗衣機、低碳健康空調、低碳健康電視等節能低碳家電幾乎成為消費者購買電器的首選。比如在低碳經濟并不火的2009年,節能空調占有率由年初的5%提升到了年終的50%,全年變頻空調的銷量同比增長超過56%。這種結構的轉型,對于企業的拓展具有市場潛力的新型家電產業和品類有著積極地意義,也帶來了巨大的商機。包庫新能源家電,信息化家電,低能耗類家電,健康類家電等在內的家電產業和品類也將獲得新的發展機遇。
家電行業再出現白電,黑電等產品類別之后,又出來綠電這一新的分類方法,這不僅僅是一種概念的提出,而是蘊含著產業商機。另外,低碳已經從最初的大家電領域滲透到小家電,小家電低碳產品的研發也將迎來發展契機。
挑戰:環境變化帶來發展壓力 門檻提高引發優勝劣汰
作為一項國家強制性標準,家電能效最低準入門檻從2005年3月首次在空調,冰箱等產品上實施以來,已成為推動產業格局變化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彩電、電熱水器、微波爐、電磁灶、電風扇、電飯煲等一批大小家電產品的能效工作也在相機推進。未來,太陽能熱水器、飲水機等產品,都將會張貼能效標識。隨著能效標識工作的推進和能效標準的不斷提高,氣市場能效值為市場進入門檻的國家強制性標準,在短短5年間淘汰了一大批高能耗家電產品,一大批“低成本、低能效、低質量”的產品及其制造商將被陸續淘汰出局。未來國家會繼續加大對節能減排的檢測,指標和考核體系建設,這也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可能會直接導致“優勝劣汰“,從而引發產業格局的變化。
缺乏監督導致炒作成風
家電行業推行低碳戰略順應了大的發展趨勢,但是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卻存在著一些不“和諧“的因素,阻礙了行業的健康發展。具體來看,主要表現在部分廠商只是停留在概念炒作階段。廠家沒有真正從技術和產品上進行研發,,把”節能降耗“融入生產環節,而是在產品說明上做手腳,僅僅將低碳作為一種營銷策略,人云亦云,而商家愛也僅僅是吧低碳作為賣點”忽悠“消費者,進行炒作。為了追求利潤,以低碳為借口轉嫁經營成本,損害了消費者利益。更有甚者利用消費者鑒別能力的欠缺,把原本不屬于節能減排的商品都列入低碳范疇。
另外,虛標能效的現象也頻現市場。與能效標識制度的快速發展不同。相應的監管卻一直滯后。能效標識制度采用的是“企業自我申明+備案+社會監督“的實施模式,由產品生產者自行檢測產品能效,并依據檢測結果和相關標準自行確定標識信息,自行印制和粘貼調試,并對標識信息的準確性負責,接受監督檢測。這對企業的誠信進行著極大地考驗。一旦有企業心懷叵測,弄虛作假,降低能效的產品標成高能效,消費者的利益將嚴重受損。目前家電廠家很多,能效標識很亂,各個品牌都說自己節能,高效,其中不乏自吹自擂,虛標能效者。這種由于缺乏監管或者監督力度不足,給家電行業低碳戰略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隱患。
投入加大帶來發展壓力
從目前國家推行節能減排的工作節奏來看,步伐正在不斷加快,如果廠商跟不上這種快速發展的速度,勢必會在激烈的競爭中掉隊甚至淘汰,另外,家電行業推行地毯戰略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技術投入,這對企業資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眾多中國家電企業而言,實現產業,市場,產品的低碳化轉型都是一個投入產出平衡,短期投入和長期投入平衡的過程。
消費升級帶來更高要求
從消費市場的反作用力來看,消費認知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升級,對于企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造商能夠準確把握住消費結構升級的方向和節奏,通過技術升級,研發出適銷對路的產品,代理商能否把握住低碳商機,順應行業發展的趨勢;零售商能否準確把握消費需求,引導消費潮流都將經受考驗。
行動:創新發展掘金低碳經濟
家電業像低碳轉型,短期來說是挑戰,長期來看確是更大的機遇,在這種大背景和趨勢下,家電行業的幾大主體,制造商,代理商,零售商都要對低碳戰略的本質和方向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積極采取有效的應對策略,從而獲得持續發展。
制造商
將技術創新作為原動力
家電企業要實現地低碳型,根本的出發點還是應該放在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上,而非停留在概念上的炒作。技術創新的主要方向,首先是通過技術革新實現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另外是通過一些技術手段避免使用環節無謂的能源浪費,所謂“開源節流”。長期來看,企業應該集中力量在空氣能熱泵技術,太陽能混合動力技術,新材料和材料替代技術,智能技術等方面開發出具有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并實現產業化,推出高能效無氟空調,綠色無氟冰箱以及新材料高能效熱水器,更節能的LED液晶電視等新技術應用產品;通過技術升級提升產品的能源利用效率和使用壽命;同時還要對高能耗,不達標產品進行吸收和整改。
積極探索新能源更為廣泛的利用
新能源的利用是實現低碳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電企業一方面可以通過強強聯合,實現綜合能源的綜合利用,另外要積極探索太陽能,空氣能等新能源技術在家電領域更為廣泛的利用,盡快實現新能源,新技術的突破,謀求相關產品的面市。目前,太陽能熱水器,熱泵熱水器,太陽能變頻空調,太陽能光熱冰箱等新能源應用產品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并成為更多企業研發的方向和重點。綜合能源在家電領域的應用也是各大家電企業布局的重點,如A.O.史密斯推廣的太陽能和電能相結合的熱水器,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未來新能源家電產品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另外,為了加快新能源產品的推廣,制造商也要盡量給代理商,零售商一定的政策傾斜,鼓勵他們參與到產品的推廣和銷售當中。
將低碳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來對待
低碳不知是涉及到具體摸個環節,不能僅局限于節能產品本身,還包括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方方面面,體系那在原材料的選區和利用,產品的研發與加工,產品的運輸與銷售環節,產品的研發與加工,產品的運輸與銷售環節,產品的使用與回收等各個環節,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所以,企業對此應該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從而指導生產,銷售和回收等各個環節的工作。從更高的層次來講,企業還應該培養員工對“低碳文化”達成共識,在工作中主動承接低碳戰略,將策略和理念具體落地,把綠色和環保理念融入上述的每一個過程中,從研發到制造,從產品到到服務,從消費者到市場,打通整個低碳家電產業鏈,以嚴格的低碳標準,全系列的低碳產品,滿意的低碳服務,滿足消費者的地低碳消費需求。
代理商
發揮橋梁作用,當好渠道鏈的傳遞紐帶
代理商作為渠道體系中的中間環節,是低碳戰略的傳遞者。所以,要發揮在產業鏈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同其供應商,銷售商以及顧客價值鏈之間的連接。代理商要重視與產業鏈上下游的協作,對上游廠家,要反饋市場的信息,將消費者,零售終端的低碳需求傳遞給廠家,是的廠家可以根據中短信息進行調整;對下游的零售商和消費者,應該將廠家的戰略思想和產品設計理念準確的傳遞和滲透過去。
抓住轉型契機,引進新能源、新技術產品。
家電行業低碳轉型影響的不僅僅是制造企業,代理商也是產業變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會深受產業轉型的影響。代理商能否準確把握住低碳經濟帶來的商機,關系到自身的地位和科室續發展。目前,代理商應該把更多的目光放在新能源,新技術,低能耗等環保家電產品的引進上,多關注太陽能,空氣能,健康類產品,多關注比較有潛力的新能源,新技術企業,迎合時代和發展需求。比如目前太陽能和空氣能這兩個產業品牌集中度低,還存在著一些有潛力做大的陽光企業,因此經銷商投資新能源領域,引進節能家電,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零售商
承擔教育市場責任,引導低碳消費理念
零售商是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所以應該承擔其培育市場,教育消費者的責任,將真正的低碳理念和低碳產品產地給消費者。提高消費者對低碳產品的認知度,提高低碳產品的普及率,教育消費者如何“低碳”使用以銷售的節能和非節能的產品。作為家電零售商,有責任對消費者開展正確消費和時尚消費的引導,應該第一個發出行業的聲音,向消費者傳遞節能,節點,接水,高效,環保,低碳的消費方向。
大力推廣和銷售綠色低碳家電產品
在低碳戰略實施初期,零售企業首先要逐步消化高能耗庫存,所以政策效果的體現要經歷一段時間。但是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零售商還是應該順應趨勢,大力推廣綠色低碳的家電產品。通過“低碳行動”,節能、環保、綠色家電展“等,推廣和銷售綠色低碳家電產品,來拉動市場消費,刺激市場新增需求,促進對家庭現有的高能耗家電更新換代,并且要通過這種持續的推廣來帶動低碳產品的價格下調,從而加快低碳產品的普及。
配合供應商做好銷售好回收環節的低碳控制
“以舊換新”的施行,在一定程度上給零售商賦予了新的職能,除了在銷售和售后服務環節,引導消費者購買低碳產品,本身即為低碳行為的廢舊家電回收,對于零售商來說意味著更多的責任,零售商應該通過銷售過程低碳化,廢舊回收系統建設,售后服務響應機制以及維修處理問題處理等環節的具體落實,做好銷售和回收環節的低碳控制,另外,還要相應國家政策,通過價格補貼,開展彩電、冰洗、通訊等產品的“以舊換新”活動,加速低能效產品向高能效產品轉化的更新換代。
家電行業的低碳轉型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它需要在一個龐大的戰略構架下,通過政策的落地,技術的積累,市場的培育和文化的積淀來逐步推進。在這個過程中,制造商、代理商、零售商都要找準自己定位,順勢而為,謀求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