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去年是衛浴陶瓷企業發展史上最艱難的一年。海外市場不容樂觀,反侵銷大戰愈演愈烈,人民幣匯率壓力不斷增強,衛浴陶瓷出口貿易嚴重受阻;國內市場"房控"、"拉閘減排"、"低碳經濟"、"結構轉型"等政策的影響不小;加上行業內常年的無序競爭,更是雪上加霜;仡櫶K州的衛浴企業發和衛浴市場的發展情況,雖然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這樣的大環境,但從很多方面來看,蘇州衛浴市場又存在著與此不同的獨特發展趨勢。很多新模式、新觀念、新市場在這一年里孕育而出。
生產與營銷模式不斷創新
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更新,蘇州衛企也在不斷地進行改進,在生產方面不斷創新。技術上,不斷優化生產結構,引進先進機械設備,降低生產能耗,改進陶瓷燒制技術,提高原料的質量,優化原材料利用率;設計上,不斷創新,敢于打造自己的設計,用獨立自主的設計贏得市場;不斷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引進優秀人才,對員工進行培訓,提高整體生產力。在營銷模式上,不再以從點到面的形式單一地進行分銷,而是將生產商與消費者直接聯系起來,團購、直銷、簽售等等,逐漸拉近了生產企業與消費者的距離。同時與工程承包商建立大客戶關系,拓寬銷售渠道。還有就是進行行業間的合作和資源整合,并在網絡銷售下功夫商,使得營銷模式科學化、信息化、系統化。
智能與環保概念盛行
"智能"、"低碳"、"環保"、"綠色"等理念蜂擁而至,有很多人只愿意把"智能"、"低碳"、"環保"稱為口號,稱為"盛行風"。因為很少企業能夠真正去把這樣的理念落實下去,一方面新理念的實踐需要巨大的投資和時間;一方面新理念的效益不容易被快速地直接體驗到,短期利益不明顯。所以很多企業寧愿固守原有生產現狀。蘇州的一部分衛企仍然處在這樣狀態之中。但大部分衛企已經做出了積極投入,慢慢地在嘗試轉型。把理念轉化為企業的核心文化,而后逐步實施融入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中,將企業做大做強。
建材市場逐步規范化
市場規范化是一個行業成熟的標志,而商場作為市場的實體,是市場運營情況的最直接體現。2010年蘇州新建成的建材市場有橫塘紅星美凱龍、遠發金屋、好易家、好得家,相成紅星美凱龍也在元旦正式開幕。而原有的華東裝飾城、家樂居、東明裝飾城也都進行了重新裝修和整頓,逐步走上了建材市場規范化的道路。同時,經銷商與"市場"方進行了緊密合作,使得市場上的價格戰有所緩解,各項活動都在合理、透明的規則下進行,消費者能夠更清楚明白地消費。盲目跟風的現象也逐漸變成了商家的聯手經營。
盡管過去的一年是衛浴行業最復雜的一年,但絕對不是最壞的一年,因為2010年是衛浴行業轉型的一年,是蘇州衛浴市場創新突破的開始,蘇州的衛企和經銷商在改進、在創新,在迎接新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