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相對佛山而言,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這不僅關乎企業的未來發展,也關乎佛山的命運。如果還是堅持走老路發展,那么落后的企業只能漸漸被市場所淘汰。
——佛山市委書記鄭軻
佛山是全國的制造業大市,自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以來,其一直是“中國制造”的代表。但是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技術不斷發展成熟的當下,制造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已經成為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然,是企業走向市場、擁有自身競爭力的重要布局之一。
佛山市對數字化智能化的轉型發展體現出高度的重視,在下發的30條政策中就有25條政策紅利,總共涉及百億元,這是佛山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政策支持,其充分給予區域內企業轉型發展的空間,引導區域內的企業重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
蒙娜麗莎作為佛山率先進行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的企業,佛山日報記者對蒙娜麗莎集團董事張旗康進行了采訪,作為佛山優秀企業的代表分享其轉型經驗及其布局之路。
數字化智能化對于蒙娜麗莎來說,是一條一直在持續行走的發展道路。蒙娜麗莎提出的“陶瓷與藝術、綠色、智能”的三美質量管理模式,也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準則,更是建筑陶瓷行業的發展路徑。其中,智能就是此次轉型發展提出來的一個要素,可見蒙娜麗莎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嚴格標準和創新之舉。
蒙娜麗莎數字化之路的三大方向
蒙娜麗莎在發展的過程中提出了營銷數字化,經營管理數字化,智能制造數字化,其正是從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痛點而提出來的。張旗康董事就提到,在市場競爭越發白熱化的建筑陶瓷行業,時間就是效益,傳統的發展模式不利于企業的發展,作為率先上市的蒙娜麗莎,沒有理由保持十幾個億的生產就滿足,不進則退,往更高處發展。
營銷數字化的轉型,使得企業從下單排產、線上訂單、供應商系統、物流運輸各環節形成了全流程全鏈條的打通,做到互通有無,達到最高的效率。張旗康董事從一個訂單案例來進行分析,生動闡述了營銷數字化的利益所在,其可以很好的解決一些經銷商庫存時間長,一些經銷商應急訂單的問題,兩者之間的雙向打通盤活了庫存,加強了庫存周轉力,貨品流通率。經銷商之間的互幫互助,是企業包容之心的體現。
智能制造數字化的轉型,使企業所需要的生產原料在入產時就已經開始實現了數字化,并且投料、生產、產出等各個步驟都可以進行實時監測,隨時查看生產狀態。對于制造企業來說,生產排放是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在智能制造數字化的依托之下,蒙娜麗莎的環保排放口也是實時在線,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排放等等,都嚴格遵循內控標準,實時查看排放數據,在超過排放標準前提前預警,及時處理污染。
經營管理數字化的轉型,極大地提高了企業的工作效率,從數字化平臺搭建、表格設計、數據錄入都是自動生成,數字化可能比人工統計還要準確,其可以做到及時、高效、精準,提高人機效能。張旗康董事就指出,在以前,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可能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做出上個月的報表,但是經營管理數字化之后,在月底即可自動化形成。
經營企業的最終目標是要創造收益,其表現在企業營業收入是否增長,利潤是否增長,各項成本是否降低,人機效能是否提高,在市場上是否是一家極具生命力、戰斗力、競爭力的企業,這些都是企業回顧自身的支撐點。
放眼未來的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張旗康董事表明,在對傳統生產設備的投資基礎上,在未來五年,企業的原始投入達到3億,累計投入2.5億,將用5.5億用于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投資,這是投入最多的一個項目。未來希望通過持續的投入,不斷的升級,使蒙娜麗莎的數字得以挖掘,產生真正的價值,使其成為蒙娜麗莎不可或缺的標配和要素。
蒙娜麗莎始終秉承初心,做踏浪的先行者,向更高的山峰更進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