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著“裝修一個家”泛家居產業鏈上邊界模糊,使企業變得柔性、靈活。
這種現象在今年疫后復蘇的兩大展會尤為明顯,陶瓷衛浴、建材、裝飾、家具、家紡、家電跨界融合。巖板作為一個跨界產品成當紅“辣子雞”,更是品牌高端產品的標配;這背后折射出的是定制產品裝飾材料供應鏈的迭代成熟。
過去傳統建筑陶瓷的市場需求天花板只有4000到5000億元左右。 若巖板進入大家居領域與家具、家電、定制、未來的整裝領域融合。假設占據10%的份額,就增加1000億遠的市場空間。無論是廚具、壁柜、家具,都將逐漸通過終端產品銷售信息反饋,會有更多大小家具廠、廚具廠采購巖板板材,做應用設計,未來還有發展空間。
從家具原材料的角度看,以往賣家具無非賣木材,而今天賣家具則是賣生活方式,未來賣家具就是賣智能。業內人士分析稱,巖板產品的機會都是圍繞其核心屬性進行鉆,)巖板進入家具市場核心要抓住自己某一些特質性的東西,在這個點的領域上發揚光大。一是,是個性化需求,包括軟裝搭配、色彩搭配、燈光搭配會產生什么樣的感覺,對家具個性化的需求用戶要有一定認知;二是,在制作過程中的培訓、售后的維護、安全標準、物流運輸安裝標準等等,要相互協調。三是,價格,對于巖板未來產能量更大,單個家具企業是很難吃得下去,需要集采,價格是批發、零售價格,針對家具企業的整合度,就是黏度。
家具的核心競爭力逐漸從依靠資源要素的低成本競爭,向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轉變;從單純的產品單品,向產品+服務轉變;從家具制造者向家居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商轉變。而巖板本身只是一種材料,如何去跟定制,跟家具去碰撞成為真的適用于用戶家居生活的一種產品,這是我們目前在探索的問題。而從用戶的需求來講,實際并不關心巖板是不是一種新型材料,而更關心的是巖板對于我裝修一個家是否實用、美觀、健康環保并且性價比高。目前,巖板家具主要的應用范圍有:廚房面板、巖板廚柜、洗手間的洗手臺、巖板二次加工而成的洗手盆、浴缸,各種餐桌、書桌、會議桌、茶幾、電視柜的臺面、衣柜、書柜等等。
在中國巖板趨于白熱化階段,但真正做巖板的企業并不多;更多是做材料商、供應商。巖板最大的瓶頸是于其設備和加工服務,目前還不能形成產業化和標準化。做巖板要考慮清楚幾個問題:一是,產品成熟度如何;二是,落地能力怎樣、交付能力怎樣,不管是家具、衛浴還是櫥柜,都需要產品化的思維。
其次,雖然家具產品的價值感快速提升,但各品牌產品仍然呈現高度的同質化,其背后是供應鏈系統的高度雷同。沒有差異化,產品陷入的都是價格混戰,要做一些差異化的產品,與競爭對手直接拉開一個產品同質化的線。巖板跨界進入家具領域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而構建巖板家具定位首先考慮用戶的心智,簡言之“定位”就是你的產品在用戶心智中與眾不同;巖板品牌的最終目標是在用戶心智中占據差異化概念。
隨著智能化,特別是5G包括國家新基建項目的開展,推動了我們傳統陶瓷行業向數字化轉型的步伐,但怎么做好智能卻鮮有品牌,反觀家電行業,手機行業明顯要比我們領先一大步。智能,數字化作為一種工具,最后是要真實的落腳在我們的實際空間與生活場景中,而家具作為與用戶生活接觸最密切的工業產品,在這方面有著巨大的機會。但我們真正要做的是如何把智能融入到家居生活的整體設計上,而不是僅僅是展會之上的展示道具。當今國內市場競爭已經多元化,復雜化,已再是純粹的產品或者價格競爭,價值競爭和渠道競爭,跨界競爭是這個時期我們建陶行業無法去規避的問題;巖板品牌一定要找準自己的定位,認清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才是至關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