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上半場企業面臨生死大考,而下半場是企業經營的再突圍,再出發。
2020年初疫情黑天鵝突襲,至今已擴散至全球211個國家和地區,累計新冠肺炎超156萬例,全球經濟均受重創,國際經濟形勢處于水深火熱中,中國企業正在經受疫情大考,現金流危機、收入驟減、轉型困難這三座大山。
疫情的上半場
2月初,清華、北大的兩隊權威教授團隊通過調研995家企業以后發現:疫情之下,34%的企業,現金流只能維持1個月;33.1%的企業,現金流只能維持2個月;17.91%的企業,現金流只能維持3個月;現金流能維持6個月以上的企業,不足10%。這3個月,相對于龍頭陶企來說,大批的中小陶瓷企業生存壓力更大,是一個生死存亡期:挺過去就峰回路轉;熬不過去只能淘汰出局…

雖然不同的行業,對現金流的需求不一樣,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假設在企業在營收入不敷出時,應保證有半年以上支出的風險儲備金,這些儲備金是在企業經營面臨突發狀況時,為了企業能夠正常運行和轉變營銷模式的充裕資金。可往往有些企業并沒有做好這方面的規劃,一昧的“透支”與盲目的 “擴張”,導致企業在應對危機風險時只能束手無策。言之這個現金流底線,不應失守。
此外在早前的2月,春節后首個交易日的A股遭遇至暗時刻,三大指數開盤集體下跌。據統計,滬深兩市超3100只股跌停,其中包含了A股大部分家居、陶瓷企業。截至收盤,58家A股上市家居企業全線下跌,其中51家跌停,53家股價跌超9%。
3月27日,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107.0億元,同比下降38.3%。采礦業實現利潤總額553.1億元,同比下降21.1%;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3005.7億元,下降42.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548.2億元,下降23.2%。
2020年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財務指標
建陶行業出口正更不用說了,訂單從推遲到被迫取消,出口物流漲價、塞港,2019年中國瓷磚出口第一大國的菲律賓疫情日趨嚴重;意大利宣布全國封城措施再延長;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50萬例;印度疫情呈上升態勢……世界貿易組織8日預測,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全球貿易將縮水13%到32%。報告強調,今年全球貿易縮水幅度可能超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的水平。2020年,基本上全球所有地區的貿易量都將出現兩位數的下降。
變革已悄然打響
陶瓷行業進入生態消費下半場
對于陶瓷企業來說,疫情加速了企業的經營業務、營銷模式、產業鏈等各方面的戰略性轉型升級,最為明顯是消費需求已經往健康、環保方向轉變。實際上,近幾年,頭部的陶瓷企業就已從從源頭引領綠色方向,撬動產業革命。早前,根據工信部發布的四批“綠色制造示范”為例,已有13家陶瓷企業17家陶瓷工廠成功選入“綠色工廠”。第一批,蒙娜麗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清遠納福娜陶瓷有限公司(東鵬);第二批,廣東科達潔能股份有限公司,廣東薩米特陶瓷有限公司,清遠市簡一陶瓷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新明珠建陶工業有限公司;第三批,廣東宏威陶瓷實業有限公司(宏宇),東莞市唯美陶瓷工業園有限公司,珠海市斗門區旭日陶瓷有限公司(白兔),安徽科達潔能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亞細亞陶瓷有限公司;第四批,杭州諾貝爾陶瓷有限公司,江西和美陶瓷有限公司,江西新明珠建材有限公司,淄博金卡陶瓷有限公司,廣東金牌陶瓷有限公司,廣東清遠蒙娜麗莎建陶有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前三批綠色制造示范單位均來自廣東陶企。
健康磚的生態消費
4月7日,為了順應市場趨勢,東鵬瓷磚在已有包括抗菌磚、防滑磚、空氣凈化磚等具備健康功能的瓷磚產品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戰略升級,發布全屋地面健康系統戰略;蒙娜麗莎發表以陶瓷磚、陶瓷大板、到超石代巖板三大健康家居材料,從大理石紋理到仿木紋、仿布紋等花色打造,擁有豐富的規格尺寸,突破其在各種領域的應用,打造舒適美觀的全瓷空間健康家居,讓家居更美好;金意陶瓷磚除了19年推出陽光健康磚外,近期還增加了降醛瓷磚;協進陶瓷多個品牌近期也將抗菌瓷磚作為首選推廣;負離子功能的特地、圣堡龍等以及卓遠所推出的能量磚,賦予瓷磚更多的健康屬性,釋放遠紅外和負氧離子。陶瓷行業的轉型,不只是產業,陶瓷產品方面,還包括了陶瓷企業在市場角色的定位,從市場主動權逐漸由自身轉向消費者,陶瓷產品的創新更重視綠色設計理念的融入,以滿足消費者追求綠色、健康生活方式的。
疫情的下半場,給了企業經營者靜下心來思考的時間,永遠不要埋怨已經發生的事情,要么就改變它,要么就安靜的接受它。疫情所謂的危機,危險之中蘊含機會,建材行業下半年經濟將迎來井噴式增長,如今壓抑的消費和創業者的投資正逐步釋放,陶瓷行業的下半場戰役正在打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