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2019年樓市已經過半,依照慣例,是時候對上半年的情況做盤點,并說說下半年的市場該怎么走。
都知道,房地產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
其實,任何政策層面的風吹草動都會影響房價的變化。形勢可以預判,房價不可預估,我們想要讀懂下半年樓市的走勢,就要從上半年這樓市六大現象入手。
曇花一現的樓市小陽春
回顧上半年樓市成交,不得不提出現在3、4月的這一輪樓市小陽春。從國家統計局4月16日發布的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來看,今年一季度全國銷售額同比增長5.6%,增速提高2.8個百分點,而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同比增長和增速均創下近一年新高。
在價格方面,環比上漲城市數量達到65個,總數已接近2017年市場熱度最高時的數值。同比來看,70成全線上漲,無一下跌,樓市小陽春再現。

出現此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自2017年全國最嚴調控以來,市場成交量大幅下降,經過兩年時間,樓市積壓的剛需需求得以釋放。按照一般規律,年后都是市場集中放量的時段。年初,大家對今年樓市形勢的預期比較樂觀,銀行信貸也較為充足,這才導致各地成交集中爆發
但是,這波反彈很快就被摁住。4月,中央再提“房住不炒”,并確立了“因城施策”的方針,進入5月以來,各地針對房地產進行了40多次調控,比如蘇州,佛山以及大連等,密集精準的調控動作使得各地樓市降溫明顯。
那么,下半年樓市會再現“金九銀十”么?從目前來看,這種概率基本很渺茫。
密集出臺的調控政策
如果說我國樓市是政策市,這并不為過。數據統計,自4月份大會以來,各地出現的房地產調控政策,4月份近60次,5月份有40多次,6月份仍有40多次,這在2018年創紀錄的438次后,單月還能達到這個量級,就足以說明中央對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決心之堅定。
2018年11月以來,部分地區樓市政策相對較為寬松。特別是去年12月,菏澤取消限售的消息一出,引發極大關注,甚至被過度解讀為樓市調控放松“第一槍”。其實這只是“一城一策”、“因城施策”政策的體現。
在“房住不炒”的大前提下,“因城施策”不僅要對樓市過熱城市進行調控,對于庫存壓力較大的地區也要進行調控,理解了這一點,才能更好的把握當下樓市的走向。
瘋狂的開發商拿地潮
如果說上半年樓市最為瘋狂的是什么,毫無疑問,是土拍!
6月24日,深圳一次性拿出5宗宅地進行出讓,最終均最高限價出讓,總價224億元。當天現場超30家房企、近400多位房地產從業人員貢獻了一場堪稱“史詩級”的土拍盛宴。
除了深圳外,南京上半年共出讓39幅地塊,累計498.34億元,成都共計出讓82宗土地,成交面積達7222.4畝,寧波供成交84宗住宅用地,其中市六區就有36宗,而杭州、蘇州、武漢、合肥等城市,在3、4月間都乍現單日土地成交金額超過100億元“盛景”。
出現土拍熱潮的城市,多數是經濟增長較快的一線或新一線城市。這些城市本身土地供應較為緊缺,土地出讓也是對各地政府的財政支出的重大補充。另外,也和各地人才住房認為有關。
使出渾身解數的搶人大戰
盤點上半年的熱詞,各地的為了吸引人才落戶引發的“搶人大戰”不得不提。
比如杭州和天津,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放寬落戶條件;深圳和重慶直接給出力度不小的激勵措施;而石家莊更是給出“零門檻”的落戶政策來招攬人才。
搶人大戰的背后,其實是在搶人口。比如此輪人才引進較為成功的西安,在2011年到2015年這5年間,人口增長不到20萬人,平均每年不足4萬人,由于人口老齡化和生育率下降等問題,一個城市如果想長期發展,這樣的增長速度肯定是不行的。而西安加入搶人大戰后,今年前3個月就有23萬人落戶西安。
有人才有人口紅利,樓市也一樣。
在此輪城市間的“人口攻堅戰”中,也許新一線和二線城市還能笑到最后,但是,四、五線城市今后可能不得不面對城市收縮的現實了。
首套房貸利率降至18年來最低
在連降半年之后,數據顯示,2019年5月,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42%,較4月環比下降6BP;二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74%,環比下降8BP,目前均為2018年以來最低水平。
目前從整體看,這輪房貸下調大潮已接近尾聲,不同城市貸款利率也有差異。比如,廈門、上海和天津為全國最低前三,平均房貸利率分別為4.90%、4.92%和4.93%,其他7個低城市的水平也在5.30%以下。一線城市中廣州和北京、二線城市海口都被擠出全國十低。
近期多地銀行已經開始上調首套房貸利率,收緊房貸額度。下半年來看,前期房貸利率下跌較大的城市目前趨于平穩;前期漲幅過大的,且在2019年以來相對堅挺的依然有下跌空間。
棚改之后的三四線樓市
前段時間,各地棚改開工數據出爐,2019年全國棚改開工計劃目標約285萬套,遠低于此前450萬套的預期,而與2018年的626萬套相比,減少了341萬套,腰斬過半。
毫無疑問,受棚改政策影響最直接的便是三四線樓市,在過去兩年,棚改貨幣化也成為助推三四線樓市上漲的主要動力,而隨著棚改大潮的褪去,三四線樓市是否會縮水,答案也是肯定的。
通過棚改,很多小鎮青年得以到三四線城市去買房置業,也在一定時期對三四線樓市去庫存起到了一定作用,也帶動了部分三四線城市樓市的繁榮。但是,隨著未來棚改數量的減少,以及棚改一些結構性的變化,比如將貨幣化安置比例降低,改為以實物安置為主,這都會導致購買力下降,也在一定層面上降低了對三四線樓市的驅動。
未來一段時間,三四樓市因為后續需求不足,此前漲上去的房價將難以為繼,但是也不會出現普遍大降的情況。那么三四城市房子還能不能買呢?
隨著其房價逐漸回歸理性,如果是居住需求的話,淘到性價比高的房子還是可入手的,總之,還是要看準時機再下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