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根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今年房企拿地積極性明顯上漲。截止6月13日,年內搶地過百億的房企多達40家,相形之下,2018年同期只有32家企業,2017年同期僅25家。
今年房企拿地最多的當屬碧桂園,總成交額高達805億元,而融創以673億、萬科以525億分列第二、三位。
此外還有包括新城、中海、綠地、旭輝、金地、華潤、龍湖、陽光城、保利等多達15家房企拿地超過200億。
數據顯示,今年4-5月份,國內房企搶地的節奏明顯加速。
今年房企土地市場成交狀況排名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分析認為,今年土地市場呈現的特征主要有:1,房企拿地規模擴大。僅4月,搶地超過50億的房企就多達18家,5月多達17家,持續刷新了最近一年多土地市場的月度新記錄。
拿地最高的企業碧桂園僅5月權益招拍掛市場拿地就超過300億。融創、新城等企業拿地數量也快速上升。
2,溢價率全面上行。從土地成交情況看,以二線為主的多個城市住宅地塊溢價率全面上行。3月下旬以來,相比1-2月的市場低迷,部分城市的土地市場有所恢復,其中合肥、天津、杭州、溫州等城市賣地數量有所增加。4月到5月以來,無錫、蘇州、廣州等城市的土地市場相比之前也有明顯升溫。
目前,今年二線城市拿地最多的企業分別是融創、萬科、旭輝、新城等。
3,融資狀況緩解。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型房企成為搶地的主流企業。依托融資市場的房地產土地市場,融資難度一定程度上決定土地流標情況。近來很多城市出現了多宗已流標土地再成交的現象,表明國內融資狀況緩解帶來的市場活躍在快速升溫。
4,二線城市成熱點。今年全國土地市場熱點城市集中在二線,比如4月最典型的武漢、杭州、蘇州、合肥等城市單月賣地超過200億。
第二梯隊房企開始全面搶地,蘇州、武漢等典型城市將成為未來房價最有可能出現明顯波動的區域,而房地產調控是否加碼,也成為對地方政府的最大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