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中小企業面臨危機
對于家具企業的漲價潮就怕只是一個開始,眾多中小家具企業將面臨原材料緊缺、環保去產能、外貿環境更加復雜、有實力企業提高環保設備擴產、資金及產品滯銷等六大危機,最終將引爆中小家具企業倒閉潮。

危機一:漲價差異
由于原材料價格的傳導,市場上已經能明顯感覺到漲價的氛圍十分濃厚。按理說,原材料上漲影響著每一家企業,要漲大家漲一樣,但是為什么小企業的的漲價幅度和大企業的漲價幅度差別那么大呢?
原因有三:
(1)大企業原材料用的是期貨,而小企業原材料一般都是現用現買,由于大企業原材料需求多,單家原材料供貨商很難滿足其所有的原材料供給,所以,一般大企業的原材料都是采用期貨。期貨交易可以把現貨買賣的程序顛倒過來,即沒有商品也可以先賣,不需要商品也可以買。
期貨交易這一特性,使大企業可以在漲價潮前購買原材料供貨商未來幾個月的穩定原材料供給,很大程度的減少了原材料價格上漲對企業的影響;而小企業的原材料由于需求少、資金有限,一般都是現用先買,這樣就導致對原材料漲價的抵抗能力很弱,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上漲,價格也必須大幅度上漲才能滿足生產成本。
(2)大企業原材料附加值高,抵御漲價風險的能力強,以往以來,大型企業憑借著先進技術、高端制造掌握著中高端市場,小企業只能憑借著價格低廉搶占低端市場。
但同一產品,其帶給企業的利潤是不一樣的,高端產品之所以賣那么貴,是因為他們技術投入、制造工藝升級、品牌建設等成本投入占其產品成本的重要一部分,而原材料成本所占的比重就相對較少,原材料上漲對其整個產品成本的帶動上漲較小;而小企業的產品價格就相對較便宜,原材料成本占其產品成本比重的一大部分。所以,原材料價格猛漲,他們的價格也就跟著猛漲了。
(3)大企業資金充足,信譽良好。大企業在資金上也占有很大的優勢,銀行信譽也相對較高,能夠有充足的現金流應對這次漲價潮。反而,中國的中小企業大部分是靠借貸建廠后,身上還背負著巨額本息還款,在流動資金上相對較少。
因此,本次漲價潮對小企業的負面影響是非常大的,很有可能成為促使小企業倒閉潮提前來臨。
危機二:原材料緊缺
國外原材料廠家罷工,中國政府因環保壓力關閉了大量的中小原材料生產商。今年鋼價漲價風又繼續襲來,原材料暴漲傳導,各行各業漲價之聲不斷,行情如此虐人,很多企業表示,有訂單現在也不敢接!以后的日子不要談價格,缺貨將稱常態,你的供應商有貨給你,就是最大的成功了!
大企業可以通過期貨和供貨商巨頭簽訂長期的供貨合同、建立自己的原材料基地等保證自己的原材料穩定供應,而小企業的原材料供給卻很難保證,一方面原材料供應商巨頭主要供應大企業,另一方面中小原材料生產商被大量關閉,剩下的很難保證這么多需求。
2017年中國實行更加嚴厲的環保法,小企業原材料緊缺的現狀將會更加嚴重,未來小企業面臨著大范圍停工甚至倒閉的危機。
危機三:環保去產能
本月,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各地了,從今年2月15日起,環保部將赴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等有關省(市)開展2017年度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據透露,此次專項督查由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及另外四位副部長親自帶隊,將采取督查組進駐地方的形式,關停、!嚴查!進駐時間長達一個月!各地將再度掀起“關停整治潮”!
而小企業中存在著很大一部分高污染、高能耗的原材料廠家,由于最近幾年產能一直處于過剩階段,企業開工率不高,導致他們盈利很少,很難籌集資金改造自己廠的生產線、增添環保設施。
現在,這一部分企業已經很難從政府那里要來優惠政策了,在面對政府的施壓時,這一部分企業就剩下了兩條路,要么升級改造成為高新技術、高端制造的企業,要么被兼并重組。
危機四:小企無希望
大企業國外建廠不僅是為了規避反傾銷,還是為了使用外國原材料生產、廉價的勞動力、科技優勢等等提高產能,搶占國外市場,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隨著中國一些大企業在泰國、越南、美國等國家建廠,我們就可以看到大企業在外國建廠的產能就能滿足國外市場的需求,并且憑借著國外建廠保持對國內中小企業的價格和政策優勢。
未來中國企業國外建廠的步驟加快,美國實行雙反稅率,出口型中小企業的生存將更加艱難,這就是為什么說大企業海外建廠同樣會給中小企業帶來危機。因為海外市場的需求就是那么多,據測算中國企業海外建廠的規劃產能完全可以滿足海外市場的需求,因此在中國生產再出口到海外的市場空間將會越來越小。
危機五:資金鏈斷裂
隨著價格的不斷攀升,未來中小型企業將面對資金困難及產品滯銷的風險。原因如下:
1、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購買同樣的原材料,企業需要付出更多資金,一直以來,部分中小企業靠銀行借貸維持生存,公司里的流動資金不足,因公司信譽不足又很難從銀行借貸,資金困難是導致企業倒閉潮的關鍵因素。
2、未來中小型企業將會面臨產品滯銷的局面,因為大部分中小企業的憑借著價格優勢贏得市場。但漲價潮來臨后,中小企業大幅度漲價,最高漲價累計幅度達到了45%,而大企業及國外品牌漲價幅度還維持在10%左右。
也就是說,漲價潮使低端產品價格和中高端價格差縮小了,越來越多的經銷商和終端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沒有價格優勢就會放棄低端產品,會多花一點錢,買中高端產品。
加上國外反傾銷、出口受堵等等因素,未來中小企業滯銷的可能性非常大!
這五大危機威脅著中國中小型企業的生存狀態,企業倒閉潮很有可能出現在不久的將來。
家具中小企業如何走出逆境?
面對市場經濟的殘酷無情和行業態勢的萎靡,決定了家具行業最后的勝者或“剩者”都只能是少數,但是,任何家具企業都不愿自己成為當前困局下的“犧牲者”。既然無法逃避,那就只能勇敢面對,如何讓家具中小企業逆境求生,是家具行業的當務之急,家具中小企業走出逆境必須首先的做好以上三點(以下內容來自第一家具網):
節省開支
家具中小企業融資難、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嚴重影響企業生存狀態。俗話說得好:“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節省企業開支,防止“企業開支”變成“企業浪費”。這不僅僅是當務之急,長遠來說,也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十分重要的一環,同時也是大部分企業常用的自救方法之一。
家具中小企業應該控制硬性廣告費用的投入,節省廣告開支,有效利用有限的廣告費,投入到公關傳播、事件營銷等低成本、高回報的宣傳策略上,讓消費者心悅誠服,心甘情愿地接受自己的品牌。
收縮戰線,強調投入產出比
這種自救方法雖然不能確保“謀萬世”,不能確保“一本萬利”,但至少可以協助家具中小企業掌控事物發展的進程,至少可以保障企業進退自如,在極大程度上免去企業拼殺的勞苦憂慮以及失敗的心酸愁煩,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延長企業存活的時間以及提高存活機率。
關鍵點一,穩固企業內部,練好內功。堅持多角度了解環境,堅持深層次挖掘優勢,堅持全方位盤點資源,不急于求成,不人云亦云,更不能攀比跟風,喪失主見。
關鍵點二,企業發展是一個不斷投資過程。而投資又無非是個投入和產出的問題。講究投入產出比,就是要讓成本降到最小值,使效益達到最大化,確保順利度過難關。
用低成本的方法打造強勢品牌
有不少家具中小企業產生疑問,難道很少錢也能夠做品牌?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疑問呢?這是因為:我們“習慣了”家具大企業做品牌的大手筆,出手闊綽,一擲千金;我們“習慣了”跨國公司的豪言壯語,諸如,為了塑造品牌,寧可虧損十年;我們“習慣了”跟復制型品牌咨詢公司的模仿策略,沒有大創新,只能花大錢,在資金上攀比,尋求差異。而在經濟冬天里,“用低成本的方法,打造強勢品牌”實屬家具中小企業逆境求生的上上策。
品牌塑造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們必須清楚,廣告只是企業塑造品牌可以選擇的一種方法,但不是必經之路。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越是簡單的道理,越容易被忘記,家具中小企業容易陷入誤區,陷入品牌是“奢侈品”的誤區,陷入了沒有大錢就不能做品牌的誤區。這是很嚴重的誤區,它直接打擊了很多衛浴中小企業塑造品牌的信心,甚至影響了塑造品牌的決心。
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條條大路通羅馬,找到一條正確的路,隨即就可以解決問題。例如,依靠網絡迅速走紅的名人,都是超低成本塑造品牌的鮮活案例。當然,這其中涉及到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如何共同提升的問題,必須處理好,否則就失去了品牌的基本意義。總之,非常時期需要非常手段。只要家具中小企業愿意努力,完全是可以掌控低成本塑造強勢品牌。
或許用“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來詮釋中國家具行業更為確切,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家具行業的天是明朗的天。市場低迷時,家具中小企業不要病來如山倒,而應小心求證、大膽出手、學會處理危機甚至化危為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