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e in China(中國制造)"遍及全球,中國擁有了"世界工廠"的地位。但是,世界對"中國制造"毀譽參半,中國對自己的"世界工廠"地位褒貶不一。從黨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任務以來,我國經濟經歷了國際金融危機的洗禮,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薄弱環節與內在矛盾日益凸顯。只有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適應需求結構變化趨勢才是國際競爭力顯著提升。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這不但是一個國家要思考的,也是每個行業都要深思的。
上海廚衛展見證“中國智造”
回首150多年的世博史,就像一面映照中國追趕世界步伐的明鏡,見證著"中國智造"的變遷。1851年,上海商人徐榮村偶知英國倫敦舉辦首屆世博會,寄出12包精選的"榮記湖絲"并一舉獲獎,中國參與世博會的歷史由此破題。
今年6月,在上海舉行的第21屆中國國際廚房、衛浴設施展覽會上,智能化衛浴產品成功奪人眼球,各大生產廠商紛紛展示自己的智能化產品,我們看到越來越多"中國智造"的身影,智能化已經呈現勢不可擋的趨勢了。據小編了解,眾多衛浴廠商在上海世博會中展現的產品都有在探索智能化產品的現象,比如國外的全新高儀雅瑞娜智能座廁、儀明達Touch與吉達拉Touch,國內的惠達衛浴、九牧都從各方面體現了智能化的不可擋。每年的廚衛展,也變成了中國展示傳統智慧與現代文明結合成果的平臺。
智能衛浴市場有多大?這個問題有多種多樣的答案,但業內幾乎所有的聲音都認為,智能衛浴產品發展空間足夠大,將是未來幾年衛浴行業最為重要的發展方向。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曾表示,“十三五”期間將大力提升智能馬桶蓋、智能手機等產品質量。隨著應用市場的逐步拓展,智能衛浴產品系列也逐步豐富起來,同樣一些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也緊跟著出臺。此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6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到,以智能馬桶蓋、廚具、家具等消費者普遍關注的消費品為重,各省、市、企業務必深入開展質量品牌提升行動,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建設“中國制造”質量強國。
從今年的上海廚衛展不難看到,中國品牌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從"世界加工廠"到"世界創造基地"經歷的過程非常人能想象。在未來,“中國智造”將打響世界第一戰。
(來源美家網。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聯系方式:0757-82770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