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2015年我國出境游1.2億人次造成境外消費約1.5萬億元,其中包括赴日購馬桶蓋、電飯煲、電吹風、保溫杯、學生書包和去韓國搶購化妝品、衣服的,甚至有去德國搶購炊具、去澳大利亞搶購奶粉等。
也就是說,去年到日本旅游的中國人只占總數的1/4,然而卻貢獻了全年41%的消費總額,約800億人民幣。以至于形容中國游客在日本購物出手豪爽的“爆買”一詞在日本大為走紅,還被評為了2015年度日本“新語·流行語大獎”,多么痛的諷刺。
質量和品牌是造成消費外流的關鍵因素
消費外流不僅制約了消費品產業的發展,也對當前我國經濟穩增長帶來了一定影響,引起了社會各方的高度關注。“質量和品牌是造成消費外流至關重要的關鍵因素”,孫會川表示,從質量的角度來看,至少有三種情況抑制了國內消費的增長。一是部分消費品檔次偏低,標準水平不高,使得一些消費者不愿意購買。比如智能坐便器去年國家監督抽查中合格率只有60%,而去年整個國家監督抽查產品的平均合格率是91.1%,差了30個百分點,那么這種低質量的產品明顯影響了國人的消費意愿。二是我國自主品牌建設起步比較晚,積累也不足,在國際市場上有競爭力的知名品牌可以說是屈指可數,在消費者認知度和接受度上與國際知名品牌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三是制假售假的行為打而不絕,影響了中國制造的形象,進而影響了消費信心。
這三方面原因歸結為一點,其實就是消費需求已經發生了變化,但是供給的產品沒有隨之改變,特別是質量和服務沒有跟上,有效的供給能力不足。
智能衛浴在國家高層及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下必定大放異彩
自吳曉波“去日本買只馬桶蓋”文章發表后,名不見經傳的智能馬桶蓋一夜之間成為消費外流的一個突出代表,甚至成為消費外流的象征符號,不僅媒體廣泛關注,甚至中央領導也多次提及。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2次提到智能馬桶蓋,李克強總理1次提到智能馬桶蓋。今年1月,在中央黨校召開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研討班上,習近平總書記又再次提到智能馬桶蓋。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馬桶蓋”又成為了國家領導和兩會代表熱議的關鍵詞,可見智能衛浴行業在中央領導社會各界心目當中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
此外,國內外主流媒體對中國智能衛浴產業持續廣泛的報道,智能坐便器的關注度急速提升,“智能馬桶蓋”被推至輿論焦點,甚至成為國家和各行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詞。
質檢總局將放大招
面對質量保障能力、質量供給水平和消費者日益增長的質量安全需求之間的矛盾,國家和政府層面可謂相當重視。在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今年要開展改善消費品供給專項行動,組織實施消費品質量提升工程。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也專門對提升消費品質量提出了要求。
為此,據孫會川介紹,國家質檢總局決定2016年以“提升消費品質量,改善消費品供給”為主題,以空氣凈化器、電飯煲、智能馬桶蓋、智能手機、兒童紙尿褲、廚具等10類消費品為重點,組織全國質檢系統深入開展消費質量提升專項行動。重點是通過采取開展消費品質量情況調查、推進消費品生產“同線同標同質”、開展消費品生產企業幫扶行動、創建質量提升示范項目、加強消費品質量監督、強化電子商務產品質量監管、嚴厲打擊消費品制假售假行為、推進消費品質量共治等一系列措施,組織開展消費者話消費品質量活動、發布消費品質量狀況白皮書、消費品生產企業“同線同標同質”承諾、技術機構進消費品生產企業技術服務、“質檢利劍”消費品專項打假、消費品名優企業宣傳展示等活動,達到摸清一批重點消費品質量安全狀況、推進一批消費品生產企業實現“同線同質同標”、創建一批消費者質量提升示范項目、整治一批消費品質量違法違規行為、宣傳一批國貨精品和民族品牌等“五個一批”的目標,力爭10類重點消費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檢合格率達到90%以上,為促進消費品質量明顯提升、消費環境明顯改善、消費者信心明顯提振、消費需求潛力明顯釋放奠定良好的基礎。
協會將推動成立“質量聯盟”
在本次高峰論壇上,中國建筑衛浴陶瓷協會常務副會長繆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十年,中國智能坐便器市場每年將有700萬臺的增量,協會將會同企業、檢測機構等單位,打造品牌質量聯盟,推出一批(首批大約10家)高標準企業品牌,樹立行業標桿,為消費者推薦品質高、穩定性強、安全系數高的產品和品牌。
智能衛浴作為構建智能家居、實現“互聯網+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生活品質的質量載體。希望智能衛浴在各方關注下良性循環,突破障礙健康發展,這必然歸功于社會各界的督促,國家大力扶持監督和行業協會的互動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