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今年九月,G20峰會將在浙江杭州召開,淄博被列為G20峰會空氣質量保障城市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放置污染物傳輸通道城市。其中有關建陶行業方面規定包括:對全市建陶企業實施減半生產,即對現行生產企業實行每月半數輪流生產,凡減半生產期間停產的企業,一律落實停電措施;耐火材料企業不燒天然氣的、不能達標排放的,一律停產治理;熔塊、磚瓦、碳酸鈣等行業沒完成治理任務的,一律停產治理。
讓我們的眼光從淄博回到佛山,佛山是我國最大、最重要的陶瓷生產基地,21世紀的今天,佛山石灣已成為國內建筑衛生陶瓷的重要生產基地和集散地。但是陶瓷行業的產后垃圾廢渣以及生產排出的廢氣,卻成了佛山環保建設的一大難題,也成為佛山這座城市不能承受之重。雖然之前的產業轉型,讓大部分的污染大戶產業轉移了,但是陶瓷廢料的堆放安全和污染問題,再加上部分企業的非法傾倒,實在是令政府頭痛。
多地出現非法傾倒陶瓷垃圾
早在2012年12月,據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佛山陶瓷廢漿渣偷排已經形成’一手交錢,一手排污’”的惡性循環局面,有些人為了一點小錢,把自己“困”在這堆陶瓷、建筑垃圾里面。
2015年6月10日,肇慶高要市金利鎮上百畝西江堤外灘涂,被企業傾倒大量陶瓷垃圾。這里與佛山市高明區接壤。該地塊先被租賃給南海西樵一貿易公司,該公司長期大量傾倒各種垃圾,被村民小組聯名清除,后租賃給一碼頭,但仍然被傾倒大量陶瓷廢渣垃圾,高要水務局的警告牌形同虛設。
而在位于三水區白坭鎮鳳果村的一個傾倒點,當地村民指著一輛剛進去的槽罐車告訴記者,自2010年起,這里即被人以每年30多萬元的價格承包用于傾倒陶瓷廢渣,租期一直到2049年。
小編認為造成陶企這般的偷排投放現象,有可能是目前的企業產能過剩,企業競爭激烈,部分企業將資金大力投資進了出口、產品創新等區域,而且在如今陶企同質化過于嚴重的情況下,不少商家卷入了價格戰,從而使得利潤越來越低,導致部分企業,在陶瓷廢料的處理方面想盡一切辦法去節省成本。

環保質量年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會上不僅定位2016年是我市“環境質量年”,還一口氣公布了一系列環境治理文件及方案,進一步完善科學防控、協同共治的環境治理體系:包括環保“一崗雙責”責任制最新考核辦法、100項環保民生實事(2016年)、環境監察網格化管理等文件,以及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水污染防治、鍋爐污染治理、鋁型材行業大氣污染深化整治、餐飲行業油煙污染控制、固體廢物污 染 防 治 規 劃 綱 要(2015~2020)等報批稿,還有“互聯網+”環境保護重點工程建設方案等征求意見稿。集中力量精準治污,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精心鋪排各項工作。把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作為各級黨委政府的環保責任紅線。”
小編認為佛山貴為陶瓷之都,不能因為陶瓷垃圾造成的污染而背上污名,整治環境污染,減少非法傾倒這種現象,需要企業與政府聯手合作。企業可以從源頭上減少或者避免陶瓷垃圾的產生,例如減少拋光磚的使用。而政府也必須重視陶瓷生產中廢料的再循環再利用,引導企業對可用資源的分類回收,以及對生產中固體垃圾處理費用的大力補貼,也可聯手企業去針對陶瓷固體廢料再利用的研究。
(來源:美家網。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聯系方式:0757-82770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