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發展的今天,其實已經不是過去解決工藝問題,今天主要就是家居整個氛圍的提升。另外還有就是產品的升級,像浴缸、淋浴這些產品進行舒適性、享受性的提升。我們公司這幾年也在做品牌的改造,過去做建材,做陶瓷類的,可能過于工業化,這幾年我們慢慢也想做得有溫度一點,更家居一些,包括終端的陳列,產品開發方面,會更偏家居,更溫暖一點。惠達衛浴杜國峰接受采訪的時候這樣講到。
2016年市場方面趨勢大家都說大家居、定制化、互聯網趨勢,我們公司怎么樣做一些營銷策略?
杜國峰:其實從2015年開始,我們公司的一些策略就開始調整了,經濟從國家到這個行業都在調整期,我們過去是靠需求拉動,現在要做供給側改革,行業需要開始做一些整合,我們看到很多新東西出現,比如說80、90后的需求,互聯網人群的高速成長,他們對建材、家居產品的消費不太一樣,他們需要個性化,他們要有品質感,他們甚至還需要智慧化的東西,跟現代生活方式互聯的產品。
我們公司這幾年也結合了很多資源,現在在全國開一條獨立的定制渠道,以后就是我們定制類,不但淋浴房、還有所有浴室柜、浴缸我們都可以定制,在其他品類里面,我們都有多種顏色可以提供選擇,比如說40多歲選擇白色就好了,但可能你喜歡紅色,他喜歡金色,這些顏色我們都可以,我們開始在做一些局部的個性化調整。
還有一個趨勢就是大主題,是中國總的消費階段,因為我們講第一次消費階段是家電,家電的普及基本完成;第二次消費階段是汽車、房地產,到今天為止也基本結束;第三個階段的消費需求核心就是在1.5億的中產階級,中國整個社會開始中產化,這是給我們帶來新機會。這些人關注什么?他們不再關注豪車,不再關注巨大房子,他們關注家居帶給他們生活品質、體驗,這是他們所關注的,我想這個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會,他們愿意花他們認為合適的價格購買更好的物品,這給企業的創新包括精細化帶來的機遇。
其實有很多人就智能化問題,很多人認為廚衛行業智能化不是很接地氣,相對來說環保、健康、綠色這些會現實一點,您如何看待?
杜國峰:我們有三次變革,第一從出口到內外并舉;第二從制造到營銷、服務;第三是智慧、生態化。其實這兩個方面,我覺得廚衛這個行業是大有可為,不要認為我們用電,就不能智能化,智能馬桶,浴缸、水龍頭、淋浴器,都可以作為顯示終端,從互聯網到物聯網這個進程當中,這些東西都是可以智慧化的。
但我覺得智慧化更大不在于說我們把它連起來,而是在于真正對應人群,給他一些智慧化、生活化的東西,例如在這個環境里面可以提供一些信息,比如說健康信息、化妝信息、天氣指數等等,我覺得這些都是可以做到。但衛浴行業最大挑戰,是生態化,大家可能會覺得談環保,談這些都是談高能耗企業,其實阻礙中國未來生態發展,最大的就是衛浴。
可能你們年齡太小,我們70年代的人就知道,過去我們人的排泄物是可以到農田上去的,但現在大規模城市化、工業化之后,這些回不到農田里面去,是在垃圾處理廠,在污水處理廠,但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是中國目前能耗最大的,作為社會用電成本最大的地方,這是帶來我們大量的能源消耗,環境再污染。
所以不要看一個小小衛生間,對中國未來生態化,土地的演進化,有機農業,包括污水處理都有影響,這是一個巨大工程,所以我們習大大要提廁所革命了,國家旅游局要談旅游廁所革命了,這背后是巨大的國家生態化的問題。這不是一件小事情,我們在很多年前跟德國做過一些產品,他們就是干濕分離。你們應該也會知道一個案例,美國曾經當時說,我們要修我們的供水設施排水設施,最后一個專家告訴他說,不用你把馬桶全部換掉就可以了。
很小的東西確實可以關系到我們生態建設,在我們生產過程當中有沒有一些細節,會是比較特別的地方,可以表現我們對工藝嚴苛?
杜國峰:我們此次展示我們產品,因為我們公司一直做陶瓷的,這在行業里面還是技術導向型的企業,因為我們做出口要求還是很嚴格,做了幾十年。所以我們想想,此次我們做兩件事情,一件事情就是做了全世界可能最大一塊,一個一體成型的洗手盆2米,我記得有人做過2米。因為陶瓷面越大,就越容易變形;另外承受力,如果不好可能就會斷掉的,所以硬度要高,韌性也要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