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亂象一直都是困擾地板行業的一大頑疾,盡管業內人士和消費者一再呼吁,但地板乃至整個家居建材市場虛高標價、折扣亂打的現象仍然普遍存在。消費者的權益無法保障,企業深陷價格戰無法自拔,這些都是價格不透明所造成的后果。如今,明碼實價的呼聲越來越高,盡管短時之內難以實現,但這是地板企業從價格戰中解脫的大好機會。
明碼實價好處多多
“明碼實價是對消費者利益最大的保護。” 中國室內裝飾協會會長劉珝認為。對于消費者來說,地板是關注度比較低的產品,因為消費者不裝修的時候不太會關心這類裝修材料,而當他一旦要去裝修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不懂。如果沒有明碼實價,很多消費者只能是一家一家去比價,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參加一些所謂的砍價會。盡管如此,消費者仍然不知道價格底線是什么,平白浪費了時間和金錢。
同時,實行明碼實價對企業也是非常有好處的——能夠使企業從沒完沒了的價格戰中抽身出來,把主要精力放在產品創新和提高服務水平上,這樣才能真正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形成良性的市場競爭環境。“明碼實價也是行業走向規范化的必然結果,”劉珝說。
明碼實價壓力大
目前來說,地板企業實行明碼實價的壓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消費者的消費慣性。眾所周知,家居建材行業的關注度低、品牌辨識度低,生產成本和價格方面的信息不透明,消費者對此比較迷茫。第二,就是經營壓力。一旦實行明碼實價,就等于亮出了企業的底牌,在競爭上就會處于相對被動的地位。
一款產品上市,其價格成本主要分為原材料、人力成本、店面租金等方面,由于地域經濟水平的差異,在人力成本和店面租金方面有所差距,因此,在不同區域的產品價格也會有差異。某地板品牌經銷商告訴記者,地板的出廠價是統一的,但在不同的城市,地板產品具體的銷售價由當地經銷商根據自己的情況敲定,以平衡經銷商的經營利潤,而消費者也會和經銷商進行討價還價,每個地方成本不一樣,每個顧客對價格的接受程度不一樣。這樣的背景下,推行明碼實價難度非常大。
雖然實行“明碼實價”看起來難度較大,但并非不可行。如今,在供給側改革的相關政策引導下,未來,明碼實價、價格透明將成為主流。真正有實力的地板企業應當把精力從價格戰中解脫出來,全身心投入到產品創新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