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由于違章亂建和環境污染,位于河北香河的某石材市場被勒令拆遷。而這只是石材市場亂象的一個縮影。
近幾年來,全國石材專業市場面臨大變革,連華北地區最大的石材集散地西直河石材市場也在今年退出歷史舞臺。
污染環境、非法用地、規劃管理落后,已經成為制約石材行業發展的三大瓶頸。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石材行業的轉型、升級、產業轉移勢在必行。
產業轉型成必然趨勢 污水橫流、粉塵、噪音、污染……石材行業留給市民的印象往往離不開這些臟、亂、差的字眼,也嚴重影響著周邊市民居住的安全感和舒適度。眼下,全國石材行業都在向著環保方向轉型,但武漢石材業目前的工藝設備遠遠落后于其他大城市。
同時,隨著武漢城市的擴展,土地資源日益緊張,武漢石材城一直處于“搬遷”和“暫留”的循環中,加上石材企業的店鋪和廠房都是租賃而來,有的市場甚至是非法占地建設的,企業權益無法保障。
另外,缺乏統一的運營管理和配套服務也是制約武漢石材市場做大做強的短板之一。經營全靠企業自己花心思,難以產生集群效應。
對此,中國石材協會前會長鄒傳勝表示,石材行業是一個有前途的朝陽產業,湖北石材資源豐富,但武漢石材市場生存環境不容樂觀,產業升級勢在必行。新建石材市場要在環保、規劃、工藝、裝備、管理和營銷等方面有所突破。
大石代樹行業新標桿
“我在武漢石材界打拼了20多年,就像打游擊戰。先后搬了七次廠,沒有穩定的生產經營場所,沒有規范化的市場管理,更沒有環保的工廠。”湖北武漢雅安商會會長袁曉紅說,在當今市場經濟大蕭條的時期,擁有自主產權的規范化、現代化、環保型的石材專業市場至關重要。
的確,武漢石材市場大洗牌正在到來,淘汰落后產能,治理環境污染,塑造行業標桿,需要一個規范化、現代化、環保型的專業石材城。
在這樣的背景下,由四川省石材協會和武漢雅安商會牽頭,在黃岡市團風縣臨港經濟開發區,一個集加工、倉儲、門店展示、銷售于一體的3800畝環保型石材專業市場——湖北大石代石材城正在崛起。統一的規劃設計、招商銷售、宣傳推廣、運營管理和物業服務,讓武漢石材市場進入全面科學管理時代。對石材企業來說,這是一個承接武漢石材產業轉型升級的政府重點招商引資項目,也是石材企業集群發展的最佳承接地;對消費者來說,一個“一站式”便捷石材消費的新時代即將來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