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臨沂市人民政府發布《臨沂市中心城區工業企業“退城進園”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據《方案》顯示,臨沂將在臨港區規劃建設建陶產業園,逐步將中心城區內建陶、頁巖磚、平板玻璃等行業企業向園區搬遷。未來三年內臨沂32家陶瓷企業將搬遷進入園區,其中,2015年將搬遷15家,2016年搬遷11家,2017年搬遷16家。
《方案》還制定“退城進園”具體考核辦法,加強檢查和考核,對完不成年度任務的縣區,下一年度實行建設項目區域限批。
搬遷標準有哪些?
《方案》制定了陶瓷行業準入標準,陶瓷企業應采用清潔能源為燃料,建筑陶瓷單線生產能力≥200 萬 m2/a; 日用、衛生陶瓷單線生產能力≥100 萬件/年。
根據《方案》制定環保標準,建材企業應同步建設原料場全封閉、除塵、脫硫、脫硝等環保設施,建立 GB/T24001 環境管理體系,并取得認證,同時按照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相關規定設置污染物排放在線監測、監控裝置,并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聯網。主要污染物排放標準執行國家規定的最新排放標準和行業標準,其中地方標準嚴于國家標準的,執行山東省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和行業標準;在能耗方面,建筑陶瓷企業,綜合能耗分別≤7.0kgce/m2(E≤0.5%)、4.6kgce/m2(0.5%
按照要求,2015 年底前,搬遷羅莊區南外環以北的建陶企業。2016 年底前,搬遷150 萬平方米以下普通地板磚和內墻磚生產線。2017 年底前搬遷未使用清潔能源的建陶企業。
搬遷資金來自哪里?
在前期的采訪中,有不少陶瓷企業最擔心的就是缺少資金搬遷。根據《方案》制定的融資政策顯示,搬遷資金主要來源為符合相關政策的國有土地出讓收入和相關財政專項資金,專項用于企業搬遷和獎勵。搬遷企業原址騰退土地實現的凈收益全部用于遷入園區配套設施建設。
稅收方面,企業搬遷項目投產后 5 年內繳納稅收地方留成部分形成的財力,以搬遷企業 2014年實際繳納稅收為基數,基數內部分由原受益方和遷入縣區按 6:4 比例分成,超基數部分按 4:6 分成。
融資方面,由遷入地政府協調金融部門對搬遷企業新廠建設給予貸款支持,貸款利率按最優惠利率執行,搬遷企業補償資金作為還貸保障。由主辦銀行對重大項目實施銀團、社團貸款和環保貸款等專項金融支持,加大搬遷、改造企業生產鏈金融服務。園區為小微企業提供標準化廠房、多層廠房的,金融機構優先給予支持。發揮市級產業引導基金作用,吸引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大型政府基金和大型并購基金參與,對符合《臨沂市產業引導基金管理辦法》支持規定的搬遷企業進行扶持。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中期票據和短期融資券等募集資金,用于企業搬遷改造。
對困難職工如何救助?
《方案》提到,臨沂將按照國家、省關于失業保險支持企業穩定崗位有關政策規定,支持企業做好人員安置。對符合《關于貫徹落實人社發﹝2014﹞76號文件進一步明確失業保險支持企業穩定崗位有關問題的通知》文件政策范圍和基本條件的企業,在實施兼并重組、化解產能過剩、淘汰落后產能、節能減排以及主輔分離期間,可以按照不超過該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總額50%享受穩崗補貼,所需資金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列支。穩崗補貼用于職工生活補助、繳納社會保險費、轉崗培訓和技能提升培訓等相關支出。
對因企業搬遷處于生活困難的職工,符合申請公積金貼息補助、公租房補貼、最低生活保障、生活困難救助等政策的,各職能部門應及時給予辦理,確保困難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實施就業扶持,做好企業富余人員職業培訓和再就業指導服務,對就業困難人員給予就業援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