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明媚春光,伴隨著全國“兩會”召開,陶瓷業中工廠開工,商鋪開業,又一年的激烈競爭再次猛烈吹響了集結號。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十二五”收官、“十三五”布局的過渡一年,也是陶瓷業轉型升級的“破繭”之年。在承上啟下的節點上,在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陶瓷企業面臨著諸多壓力和挑戰,陶瓷業的轉型升級進入到一個提速快進的新階段。這是現實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
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之后,已經或即將發生諸多重大轉變的外部環境與發展條件,考驗著陶瓷企業的整體適應能力,考驗著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的水平;產能過剩的客觀事實和生態承載超負荷的嚴峻現實,環保與節能減排的加緊趨嚴,考驗著陶瓷企業轉型升級的魄力和持續發展內功;市場競爭多元化與競爭要素多樣化,國內外市場競爭加劇,考驗著陶瓷企業順應國內市場化發展趨勢,順應國際一體化發展大勢,謀劃自身發展小勢,贏得市場競爭勝勢。
多年粗放發展積累下的各種頑疾,在新常態下逐一浮出水面,舊疾新傷,一覽無遺。無法辨對錯,不能定正誤,且現在也不是討論這些問題的時候。重要戰略機遇期仍存在于陶瓷業中,時不我待,搶抓機遇,迎難而上,針對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做好頂層設計,認真謀劃發展大計,做好紅利的轉接和培育,以持續健康發展為主旨,以升級版和強國夢為目標,才是當前我們需要思考和行動的內容。
不管是全力推動創新驅動以提速轉型升級,化解產能過剩危機,通過環保治理考驗,創新產品以提升市場競爭力,改善經營以培育市場新優勢;還是創新商業模式以培育內生動力、實現內涵增長,更加注重發展質量和效益增長,化解成本高漲的困局,迎接互聯網變革的新時代,陶瓷業有好多事情需要謀劃,需要實干,需要創新。粗放式高速增長模式已無基礎,曾經的紅利已悄然遠去,精細化、集約型發展模式正在形成,改革創新釋放的紅利已現雛形,突破發展瓶頸,克服成長阻礙,成就發展的新形態、新模式、新高度,對陶瓷業既是考驗,更是機遇。
轉型升級是陶瓷業的時代主旋律,是立足當前、面向未來的不二選擇。陶瓷企業要勇于以“開弓沒有回頭箭”的決心和“吹盡狂沙始見金”的精神,敢于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執著,以“與其坐等烏云壓城,不如主動未雨綢繆”的緊迫感,推動轉型升級不斷深入、持續深化。
一年之計在于春。“兩會”傳出的種種利好,時代賦予陶瓷業的種種使命,陶瓷業多年發展積淀下的種種優勢以及正在孕育并成長的新增點、新動力,猶如催人奮進的戰鼓,蹄疾步穩的號角,督促陶瓷企業在新一年的春天里,主動作為,狠抓落實,拼搏實干,按下全面推進轉型升級的“快進鍵”,為打造陶瓷業的升級版開好局、邁好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