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具流通領域,渠道下沉已經成為了高頻詞匯。不僅僅是家具品牌,更是有不少知名家具大賣場,在最近幾年里渠道下沉表現的同樣明顯,而經業內專家分析得知,形成這股浪潮,主要基于以下幾點因素的共同作用:
首先,從連鎖賣場自身來看,企業要擴張,但是一二線城市布局已經完成,加之房地產限購對一二線城市影響最為明顯,市場已經基本飽和,而大賣場又不斷出現,還同質化嚴重,有的城市甚至出現了嚴重的供過于求,競爭十分激烈,如果在這些區域繼續增加店面,只會造成更大的經營困境。在這種情況,企業只能選擇向"下"走,渠道下沉也就成了必然的趨勢。而且現在連鎖家居賣場想要在北上廣深以及部分省會城市單獨拿地建賣場已經難。
其次,之前房地產調控政策著力點主要集中在一二級城市,這導致許多開發資金都流向了三級甚至四級房地產市場。據了解,從2007年開始,包括恒大、萬科、保利等在內的眾多房企紛紛開始全國性的布局,并從一線城市開始不斷下沉到二三線城市或四線城市。因此,相比于日漸飽和的一二線城市的家居市場,正處丁城鎮化進程中的三四線城市乃至周邊縣城、鄉鎮的家居需求反而不斷增長。這也讓家居連鎖賣場看到了新的利潤增長點。
再次,目前中國的家居建材流通市場和品牌優勢尚未成熟,可運作空間很人。尤其是在許多三四線城市基本上沒有強勢家居品牌,也還投有出現大型的、一站式的綜合型家居賣場,即便當地有家居賣場,但規模也并不會很大,因此存在著誘人的市場空間。誰能先期進入,并且把功課做足,誰就能夠最先贏得市場。
此外,現階段三四線城市的競爭還不算激烈,每個城市僅有少量的家具賣場,遠沒達到飽和的狀態。這些賣場目前只需要和少數的經銷商專賣店去競爭,只要做好推廣就能獲得一定效益。這也從另外一個側面表現出了其管理運營能力的缺乏,也給了大型連鎖家居賣場一定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