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資產運營模式”讓居然之家的擴張之路燈火璀璨,但也埋下了危機的種子。
居然之家瘋狂擴張之憂:今年新增25家店 固守輕資產模式 融資能力成疑
盡管大環境不景氣,居然之家還是選擇逆市擴張。根據其2014年的計劃,居然之家要在一年之內開出25家新店。
【家居產業系列報道之二】
盡管離北京最著名的家具集散地十里河只有一站路程,家住北京潘家園的劉佳(化名)還是選擇在淘寶網上買了一套適合小戶型(小戶型裝修效果圖)的沙發(沙發裝修效果圖),“總共只有1299元,包郵,還送一個可移動的小組裝柜,比在居然之家什么的地方買便宜多了”。
受到電商的沖擊,加上中國樓市已經持續了半年多的低迷期,當時代周報記者來到居然之家(十里河店)、紅星美凱龍(大郊亭店)等家居連鎖賣場時,發現人流并不旺盛,很多高層的店鋪甚至冷冷清清。
但即使如此,居然之家的擴張步伐卻沒有減慢,根據其2014年的計劃,居然之家要在一年之內開出25家新店。
在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薛勝文看來,居然之家近些年發展的速度確實很快:“其在2005年只有一家門店,之后跟隨房地產市場迅速發展,企業發展、擴張的速度確實很多,不過與企業戰略規劃相適宜,最大的風險存在于市場連鎖店的經營管理以及渠道的拓展等。”
家居賣場遇冷
居然之家的一位商戶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近半年來,生意確實不好做,因為家居企業受房地產行業波動影響太大了。
據搜狐焦點聯合世聯數據統計顯示,8月份,北京新建商品住宅共成交7947套,環比增長46.43%,同比下降19.33%。其中,自住房和保障房集中網簽占比近四成。在剔除自住房與保障房成交量之后,新建商品住宅的成交量仍顯頹勢。
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在信貸受限、去化率不高,購房者觀望情緒濃厚的情況下,下半年樓市能否回暖還不好預料。
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共同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7月銷售額為1062.7億元,環比上升3.74%,同比下降5.05%。而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BHI)7月份數據為107.90,環比上升2.17點,同比下降4.15點。
此前一段時間,已經有許多知名建材家居連鎖店關門停業,讓人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家居建材行業的寒意陣陣。
薛勝文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自2010年家居賣場進入擴張的時代,不少品牌家居企業大力發展連鎖經營,激進的擴張步伐導致近些年家居行業競爭日益激烈,而一些沒有做好準備,選址不合理,人員和資金管理不到位等均導致連鎖家居賣場的關店。
逆市擴張略瘋狂
盡管大環境不景氣,居然之家還是選擇逆市擴張。
居然之家,1999年3月成立,盡管不是最早做家居賣場的,但居然之家打出“一站式”購物口號,加上“先行賠付”的理念,成為居然之家的開店法寶。歷時15年,居然之家從北京一個面積僅為3萬平米的單店,發展到全國92家分店,營業面積達500萬平方米,年銷售額超過300億元的家居連鎖巨頭。
居然之家由全國華聯商廈聯合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中天基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33位股東共同投資設立的國有企業,注冊資本8100萬元人民幣。包括張學武、汪林朋等多位高管在內,均出身全國華聯商廈,并在居然之家持有股權。
多年以來,居然之家雄踞北方市場,在北京處于老大的地位,卻未曾想過連鎖式的擴張,而其國資背景被認為是重要原因之一。直至2002年紅星美凱龍攜資本之力迅速崛起,將居然之家驚醒,開始連鎖復制賣場。
近年來,居然之家為了和紅星美凱龍競爭,不斷跑馬圈地,大肆擴張,其每年新增分店數量逐年增加,2005年1家,2006~2008年每年3家,2009年8家,2010年12家,2011年14家。
2013年,居然之家新開分店17家,深入到二三線城市,全國分店總數量達到83家,包括山東濟寧店、河北滄州店、山西運城店、貴州畢節店等。其中,北京地區新增居然靚屋十里河燈飾(燈飾裝修效果圖)城和居然尚屋酒店用品城。
而今年,這一數字變成25家。按照居然之家此前的計劃,居然之家“目標是在2012年完成全部省會超過60家,年銷售額超過300億元,在2015年完成主要地級城市的布局,連鎖店面數量超過100家,年銷售額超過500億”。
由于開店速度過快,2011年居然之家杭州店正式開業僅僅8個月后就“關門大吉”;同年12月18日,居然之家大東店在開業僅兩年之后關店。在杭州店關閉時,每戶損失至少30萬元的廠商曾與居然之家杭州店管理方發生沖突,拒絕撤離門店。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賣場擴張過快,不顧市場飽和。以杭州店為例,2010年月星、歐亞達、紅星美凱龍等大型賣場先后進入杭州之后,加上其原有的本土賣場,其家居賣場總數已達到40多家,面積逾400萬平方米,遠超當地市場需求。
在這樣瘋狂的擴張速度中,不僅家居賣場開始嘗到超速擴張的惡果,甚至商家、經銷商開始逐漸感到“跟不上”他們擴張的步伐。
“居然之家的招商情況沒有前幾年好,之前是搶著進去,現在是被擴張”,從事紅木家具生意的張彥(化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張彥表示,五年前,在居然之家開店還能掙錢,但是隨著新店越開越多,根本來不及培育市場,也等不到盈利,廠家就被迫跟著商家南征北戰,“新店越開越多,但是各地的消費能力有差異,生意越來越冷清,虧損的廠家也越來越多”。
但是,由于居然之家采取捆綁策略,如果廠家不愿跟隨商家擴張,就會在現有門店受到排擠或不公正待遇,因此廠家只好咬牙跟進。
這種模式下,由于居然之家是靠租金和管理費獲利的,可以說是旱澇保收,但廠家的情況就沒有那么樂觀了。此前,多喜愛、我愛我家、優美家三大知名品牌的代理商已經表示,在利益受到較大傷害的情況下,將自己開店,放棄與居然之家所有形式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