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展覽會是家具企業交流互動、提升品牌影響力、招商等活動不可或缺的專業平臺。可以說,中國家具行業的知名品牌,無一不是將展會作為重要的推廣渠道,幫助自己走向全國市場,甚至國際市場。隨著時代發展和市場的成熟,各大家具展會也與時俱進,向國際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給中國家具行業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3月,在中國家具展會重鎮廣東,東莞名家具展、廣州家博會、深圳家具展等大型展會陸續開展,吸引了國內外的知名家具企業參展。然而,筆者在遼沈地區發現,當地的家具企業卻未投入極高的參展熱情,有的企業不僅不去參展,甚至連觀展也懶得去。是什么原因使得遼寧家具企業遠離展會?筆者為此做了一番調查。
內因:保守、惜錢、缺貨
筆者調查了解到,遼寧家具企業鮮有參加全國性展會,主要還是企業自身因素所致。
一是拓展不足,甘于現狀——保守。
遼寧家具企業大多經歷了15~20年的發展,但絕大部分都屬于中小型企業,發展一直不溫不火。一些企業家甘于現狀,投資異常謹慎,不輕易擴大生產,因此難有大的突破。
對于參展,有企業家這樣說:“目前我有固定客戶,有貨賣,參展不參展作用不大。再說,就企業目前的規模和產能而言,一年發展幾十個經銷商開店,供不上貨,人家掙不到錢,反而影響工廠和品牌信譽,還不如不招商。”
觀念保守,致使遼寧家具企業長年不參加家具展會。無論是全國性的大型展會,還是中小型的區域展會,都難見其蹤影。
二是實力不足,財力有限——惜錢。
遼寧家具企業多為中小規模的私營企業,家族式經營,積累式發展,風險意識強,“錢袋”捂得緊。加上近幾年各類原材料、人工、物流等成本急劇上漲,企業的利潤空間被壓縮,不得不算計投入產出比。
有企業老總說,去南方參展,展位裝修、物流、人工、推廣等費用極大,最少也要花銷200萬元。參展的回報率也不確定,這200萬元打水漂也有可能。這可是一分一分攢下來的血汗錢啊!
在市場前景不明朗的當下,謹慎過日子,總比冒進的風險低得多,因此能不參展的,就不參展了。
三是研發乏力,難出新品——缺貨。
家具展會是新品展示、推廣的平臺,能夠體現一家企業的產品工藝和制造水平。遼寧家具行業雖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但很多企業都是靠仿制起家,研發、設計能力一直比較薄弱,有些企業甚至沒有專業的設計人員,而委托外部設計,又拿不出大價錢,因此,手里沒有新品。缺貨,成為遼寧家具企業遠離展會的直接原因之一。
外因:展會難以滿足企業需求
正如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遼寧家企不參展有其主觀原因,但也與有些展會不能契合遼寧家企的特點、不能滿足其需求有關。
一是門檻過高,例如3月舉辦的南方幾大家具展會。
前面講過,遼寧家企大多是中小企業,實力有限,難以一下子拿出上百萬元去參展。而南方幾大家具展,由于參展企業眾多,展位競爭激烈,對參展企業要求高,費用昂貴,這是遼寧家企難以接受的。
二是展會不專業,這主要是就一些地方性的小展會而言。
這些展會由于主辦方實力有限,缺少專業人才,推廣力度不夠,難以形成影響力,甚至有虛假宣傳的。如沈陽某家具企業有一年報名參加某區域展會后,發現主辦方未在承諾的范圍內推介宣傳,業內人士也是知之甚少,參展效果與企業預期甚遠,因此后來再也不參加該主辦方的展會。
三是展覽變展銷。企業參展,旨在展示新品,尋求合作伙伴,而非賣家具。有些小型展會,最后變成了大賣場,打折促銷,雜亂無序,招商效果可想而知。
雖然現在家具展會眾多,質量也參差不齊,但對于家具企業來說,展會畢竟還是目前主要的招商渠道。遼寧家企要想做大做強,跳出東北這個“小圈圈”,還是應該將眼光放遠一點,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展會參加,進而尋求突破。 (作者:李金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