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濟南市國土資源局門戶網站獲悉,今年濟南市全市計劃供地3萬畝,完成土地整理復墾15萬畝,新增耕地1.5萬畝,并開展新一輪節約集約用地模范縣創建活動。
2012年,濟南市全市供應土地31368畝,其中劃撥7152畝,出讓24216畝,出讓土地總價款365.7億元,土地市場保持平穩健康協調發展。圍繞舊城改造和重點工程建設,完成土地收儲1552畝。大力推進節約集約用地,制定了工業建設項目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實施意見,明確了單位土地投資強度和產出效益,提高了企業用地門檻;開展了閑置土地專項清理,向社會公開閑置土地信息,清查疑似閑置土地63宗,面積5325畝,經認定后將分類制定處置措施。歷城區被評為全國節約集約模范區,獎勵用地指標500畝。
今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十分繁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做大做強工業經濟,實施“項目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著力推進242個重點項目;“一城三區”規劃建設全面推進,南部綠色發展和北部跨河發展步伐加快,二環南路高架等一批新的重點工程全面啟動,軌道交通規劃建設提上議事日程,還將啟動3萬戶50個城中村改造項目。新型城鎮化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強大引擎,要加快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建設,加大資源要素整合力度。面對有限的土地資源和日趨緊張的用地指標,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此外,土地利用水平也有待提高。據了解,從今年到2020年,全市可保障建設用地發展空間約21萬畝。目前,我市有的項目畝均投資高的超過1000萬元,低的還不到10萬元。而且這些用地在經濟增長、財稅收入方面的貢獻也相差百倍甚至更多。更有甚者,一些園區運作的部分項目,因為前期策劃不夠,或者推進不力,指標安排了,土地征收了,百姓搬遷了,只圍了一圈院墻,變成了閑置土地,沒有任何經濟效益可言。
市國土資源局負責人表示,今年全市計劃供地3萬畝,將重點向實體經濟項目、民生項目以及高新技術產業項目傾斜,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大力挖潛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完成閑置土地清理,做好認定和處置工作。抓好批而未供土地清理,完善工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實施意見及配套措施,開展新一輪節約集約用地模范縣創建活動。在土地整理開發方面,全市計劃完成土地整理復墾15萬畝,新增耕地1.5萬畝,確保完成省下達的新增耕地任務。建成高標準基本農田50萬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