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zhèn)化的快速發(fā)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帶動著我國燈飾市場的快速發(fā)展,檔次較高、設計多樣化和藝術化的燈具開始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和追捧。然而,隨著燈具產生的“附加值”越來越大,市場上的價格也讓消費者霧里看花,難辨虛實。
在位于北京十里河和豐臺路口附近的某燈具市場,記者走訪相關燈具專賣店發(fā)現,一些店鋪打出“年底裝修,清倉狂甩“的橫幅,優(yōu)惠力度從3折到8折不等。不過,即便同款類型的燈具,在不同的專賣店價格也差異巨大。
在一家歐式燈具專賣店,記者看到一盞銅藝玉蘭花罩吊燈的標簽上的價格為28000元,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現在裝修年底甩貨,要的話可以給15000元。”
“感覺有點貴,還能便宜些嗎?”記者疑問到。銷售人員表示,這還是因為他們年初要新安裝一批貨,所以低價處理,如果放在平常,能打個8折就不錯了。
該人員強調,他們的燈具都是品牌產品,東西用起來檔次不一樣。其次,產品的樣式是自己公司的原創(chuàng)設計,采用的也是純手工制作,藝術價值不一樣。而且使用的都是高檔的進口材料,產品質量也不一樣。
“這樣吧,如果你實在想要,我們可以再給你點優(yōu)惠,最低10000元。”看到記者猶豫不決,銷售人員改口道,可以給一個“成本價”,7000元。
然而,記者隨后走訪其他幾家歐式燈具專賣店時,在一家品牌較雜的店鋪看到一款同等樣式和大小的玉蘭花罩燈,一問價格不禁吃了一驚。
“5000元可以拿走。”
“怎么這么便宜,前面我看到和你家一樣的燈,標價兩萬多元,你這東西靠譜嗎?”銷售人員笑著說,“我給你標幾萬元的價,再給你打個折有意思嗎?”
對于燈具的質量,銷售人員說,做工肯定沒問題,都是廣東做了很多年的燈具企業(yè)產的,一般保修期都有一年。而對于“純手工與非手工的燈具價值是否是相差很大”的問題,該人員則直接表示,“市場上根本不會有純手工的燈具”。
“現在勞動力成本這么高,機器生產又這么發(fā)達,哪個企業(yè)傻啊?”她表示,燈具又不是收藏藝術品,純手工的東西意義不大,而且一般人也看不出來。
除此之外,在一些水晶燈專賣店,記者發(fā)現,款式相差無幾的價格從近千元到幾萬元不等,價格差別達數十倍。幾乎一開始所有店家都向記者表示是水晶燈,細問之下,有的會說是“人造水晶”,也有的會表示是“類似水晶的玻璃”。
對此,一位從事多年燈具生意的老板向記者直言記者,其實不管什么材質的燈具,就燈具本身的價值來說并不很高,主要是燈具作為大型易碎品,流通環(huán)節(jié)中的倉儲、搬運等相關費用提高了其市場價格。另外,他表示,現在市場上燈具的水分很大。
“像其他商品一樣,商家都是自行定價,東西值不值一般外行人都很難看的懂,誰砍價技術好誰就能拿到最低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