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廣州在抽檢一批燈具時發現,超過四成的燈具不合格,這樣我們在警惕的同時倍感擔憂。燈具飾品的質量問題成了不可忽視的大問題。
事件回顧:燈飾產品四成不及格 軟裝飾品讓網友大呼頭疼
市質監局共抽取了5家燈具企業生產的7批次樣品,有2家企業的3批次產品不符合標準要求,逾四成不合格。廣州市雅江光電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投光燈(型號規格YG-LED321W,生產日期2011-11-07)耐熱、耐火和耐電痕(耐火)不合格,主要原因是生產廠家采用的絕緣材料耐熱性能差,遇高溫軟化變形,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降低,嚴重時有觸電危險。同為廣州市雅江光電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舞臺燈(型號規格YG-LED307,生產日期2011-09-15)諧波電流項目不過關;而廣州亮美集燈飾有限公司生產的亮美集連續式洗墻燈(型號規格C1004,生產日期2011-12-03)外部接線不合格。
市場現狀:市場混亂 以次充好何以久治不愈
仿冒成風 魚目混珠價格落差大
價格永遠是消費者最為重視的,燈具、燈飾是現代(現代裝修效果圖)家裝中最能體現業主風格和裝潢檔次的重要裝飾材料之一,通過燈光顏色、造型以及多燈組合使用等方式,可以營造出不同的家居感覺,如客廳,可以選取一些明亮、富麗的大吊燈,輔以造型精致典雅的壁燈,既能彰顯房屋主人闊氣大方,又能為居室增色不少。
但要注意的是,目前部份燈具市場魚龍混雜,各燈具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燈具價格更是陷阱重重。那么,燈具市場到底有哪些陷阱?消費者又該如何選購?筆者日前與業內人士一起在成都市的主要燈具市場進行了探訪。
日前,記者在成都東恒國際燈具城內幾家主營客廳燈具的銷售店發現,幾款常見的落地燈,由于突出了個性化的設計,不時有消費者上前詢問價格,但商家給出的價格實在讓人有點“捉摸不透”。
同樣款式、大小的一款落地燈,有的商家標價“優惠價1500元”、有的商家喊價“900元”,還有的商家則是直截了當地在標簽上寫明“特價1100元,謝絕還價”。依照最普遍的購買心理———“便宜沒好貨”,記者向標價“1500元”的商家詢問是否有優惠,一旁邊的銷售人員立馬拿起計算機,一陣敲打后說:“買主,我也看你轉了幾圈了,這個樣子,誠心要,給你6折,900元。”緊接著,記者又來到之前喊價“900元”的店內,詢問其是否能再“優惠一點”,銷售人員給出的回答是“800元,不包送不安裝”。
燈飾行業偷工減料電鍍質量相差甚遠
質量問題一直以來是燈飾行業的老大難問題,去年相關質量監督部門的產品抽檢結果表明,燈飾行業質量合格率不盡如人意,有的地方節能燈的合格率甚至不到20%。今年最近幾次的燈具產品抽查結果同樣不妙,江西六成多應急燈不合格,湖南質監部門燈具質量抽檢五成多不合格。我們也常在網上、報紙上看到某某地方某某人被從天花板上掉下來的水晶燈或者花燈砸傷腦袋,商家不得不賠償損失的新聞。
些商家及企業大呼上當,指責配件企業偷工減料,導致燈具產品在耐壓、抗高溫、阻燃性等方面不符合生產要求,質量不合格,而配件企業也是有苦說不出:“我也不想做垃圾產品,若不是成品企業壓價,我們也沒必要這樣做。”究竟誰該為消費者負責?
如此偷工減料現在一些配件企業,其產品以次充好而為了不被人發覺,在手段和方式上可謂多種多樣,而且花樣不斷翻新。偷工減料但不外乎以下幾種情況。
產品材料厚度不夠,這在五金、玻璃等配件產品上表現得尤其明顯。現在許多燈具成品都采用各種不同厚度的底盤,如吸頂燈底盤、平板低壓燈底盤。顧客在購買這些燈具時,拿著優質產品與劣質產品在手上掂量,可以明顯感覺到產品重量不一樣,這是因為本來需要采用0.8厘米的底盤,有些配件企業只生產了0.6厘米甚至更薄的產品。這樣的底盤容易因為高溫和重力作用而彎曲,產品容易變形和扭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