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當前中國陶瓷業面臨的內外形勢都不容樂觀。
盡管在剛剛過去的冷年里,國內陶瓷衛浴市場在規模增長上交出滿意答卷,但是從各陶瓷企業發布的2011年報表看,陶瓷衛浴行業毛利率出現整體下滑卻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面臨眼下增量不增利的尷尬局面,業內人士呼吁,陶瓷業不能再走“老路”。
在如此糾結的市場形勢中,究竟行業真實需求為何?未來若想贏得終端市場,陶瓷企業又該如何改變營銷方式,從而把握住市場機會呢?
有“驚”有“喜”
有人說今年是建陶衛浴最難做的一年,行業內的人都很了解,國外的陶瓷衛浴70%都是依賴進口中國的陶瓷。今年歐盟對華的反傾銷,讓中國陶瓷出口市場籠上陰霾。對此,安華衛浴總經理劉廣仁分析表示,“今年的市場環境以及國家樓市調控政策對家居建材市場是不利的,但這也是一個機遇。因為只有這樣的情況,才可以加速行業的洗牌進程。政策的打壓,在一定程度上凈化了整個家居建材市場,將一些經營欠缺合理的小作坊清理掉。經過這樣的理論洗牌,才能使得整個行業可以在更高的一個層面上競爭。由此,從長遠來看是一個好事情。”
當然,在這個嚴峻的局勢下,最終競爭的結果,還是取決于公司的實力和產品。產品是驅動陶瓷企業市場競爭的核心動力。“即便同為節水馬桶,虹吸直排都是有很大區別”一位業界人士如是說,“每個安華馬桶每年可為一個三口之家節省 16425L水”,不僅省時省錢,同時也解決了環保節水問題,從這個角度出發,節水節能已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企業營銷需變革
眾所周知,2011年里陶瓷行業出口市場不容樂觀——國內房地產限購政策、歐盟對華的反傾銷等一系列因素,導致陶瓷市場銷售面臨著巨大壓力。
針對這些問題,劉廣仁提出,為了使陶瓷企業安全過冬,中等品牌的權宜之計是盡快開掘三四線農村市場,中高品牌則要完善品牌的建設,提升品牌的質量。經過幾年的快速增長,一二線城市消費需求正逐步飽和,企業紛紛將主要著力點放在三四級市場。隨著三四級市場產品結構的變化、消費水平的提高,企業更為縱深的發力也將使三四級市場競爭更趨白熱化。
以安華為例,由于目前大部分衛浴瓷磚供應商產品線不全,有些需求多元化的消費者只能瓷磚衛浴產品分開購買,導致裝修時發生許多問題。安華依托自身完備的產品線打造瓷衛綜合體系,就在去年下半年安華迅速的把其瓷磚產品線完善起來,以最大程度的滿足消費者需求,進而為企業贏得了長遠發展的持久基礎與動力。
筆者認為,從長遠角度出發,立足于現有的市場和消費群體,不斷改進核心技術和發展模式,提升服務品質,以更好地滿足現有需求,是所有企業迫在眉睫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