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回 尋龍脈地選藤縣 溯仙源船行西江
上回書說到金舵新基地煉就超級法寶,瓷片一出爐滿座皆驚,眾仙家看過紛紛嘆服,有仙家說:此寶一出不敢說后無來者,但要說現下佛山仙界無出其右亦不為過。
眾所周知,仙家修道要“三煉”,一曰煉氣,二曰煉心,三曰煉寶。氣者乃仙家之內功,厚積而薄發,無往而不勝;心者乃仙家之心智,所謂運營之道,存乎一心;寶者仙家之外力,所謂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
仙家煉寶要尋仙地,靈氣濃郁之所,煉就的法寶才會法力高強。本來佛山是一方修仙的寶地,過往數十年此地陶瓷界群仙薈萃,孕育了不少如金舵一般的名門望族。奈何天時有變,往昔的各路神仙紛紛外出尋覓洞府,也有不少仙家就此墮入輪回,可惜了多少年來之不易的修行。一時間川魯贛、豫鄂湘、晉蒙遼,如仙女散花般立起了一座座神仙洞府。
但是界外修仙,談何容易。不數年,有界外之修傳回消息,某神仙洞府剛去之時,鳥語花香,鶯歌燕舞,但不久就有地頭蛇盤桓左右,難以靜心修煉。又有漠北某仙府,將嶺南之煉寶大法帶將過去,不料所煉之仿古磚難以成形,細察之下方知水土有異、靈氣不足。更有江南某修仙勝地,與佛山齊名,眾多仙家云集此地,誰知所產之瓷片難以出手,左調右試仍不如意,捶胸頓足悔不當初。還有某界外仙府,諸般皆好,唯物流不暢,耗資不菲,煉就之法寶卻要千回百折方能出山。凡此種種皆為選地之失,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可見遴選修仙之所至為重要。
金舵順天應時,如佛山各路神仙一般赴界外尋覓修仙寶地,此時已是2009年。是時,天下修仙寶地大多為各路神仙盤踞,要想找到理想之所殊為不易。正愁悶之時,佛山風雨大作,良久云銷雨霽,彩徹區明,一輪彩虹懸掛于西江。金舵掌門仙尊靈機一動,掐指算來不由眉開眼笑,看來這修仙之所定在西江上游。
要說這西江可是大有來頭,她是廣東的母親河——珠江的干流,發源于云南馬雄山,在黔、桂兩省邊境與北盤江匯合稱紅水河,向東南流到象州石龍附近與北岸柳江匯合以后稱黔江,在桂平與西南來的郁江匯合后稱潯江,到梧州與西北來的桂江匯合后始稱西江。梧州以下為下游,河道寬闊。出高要、羚羊峽進入珠江三角洲,在三水同北江相遇。三水以下水流分散,主流經磨刀門入海。
從佛山出發,溯西江而上200余公里,桂江與潯江交匯于一處,這里就是梧州的市區。兩江交匯之處江水黃綠分明,人稱“鴛鴦江”。北宋文學家蘇東坡曾到此一游,流連忘返,留下了“潯桂江流好放棹,鴛鴦秀水世無雙”的佳句。
仙家修道要覓靈氣,尋龍脈。而靈氣一般是遇山而結,遇水而止,因此山水交匯之地靈氣一般比較濃郁,這梧州正是靈氣郁結之所。金舵溯西江而上,一路探尋龍脈,沿途山青水秀,涵洞相連,不多時來到鴛鴦江畔,見紫氣蒸騰,龍光直射牛斗,驚為天人之境,遂決定將洞府設在梧州藤縣。
這藤縣果然是煉寶勝地,據探測僅制造陶瓷的瓷砂儲藏量就達6.7億噸,高嶺土白度高達71.5%,另有相鄰市縣的三大礦業相助,足不出戶,大半優質原材料已入庫中。另外此地交通十分便利,西江億噸黃金水道已建3個專業碼頭,可停靠2000噸級船舶,梧州港赤水作業區欲建10個2000噸級泊位,年吞吐能力超過500萬噸,客貨船上可達南寧、柳州,下可達廣州、香港、澳門等地,洛湛鐵路、南廣高鐵、柳肇鐵路均經過這里。歷史上稱贊藤縣“控三江、凌八桂”,真乃名副其實。除此之外,藤縣水電資源也很豐富,全縣共有28座水力發電站,總裝機容量71000千瓦,工業供電量達3.66億千瓦時,境內從北到南排列著蒙江、潯江和繡江,水網遍布全境。
由此看來,金舵瓷片之妙,首妙在選地。如個人之發展,首重出身,出身富貴之家,含金量必高;出身書香門第,文化底蘊必厚。然金舵不僅有選地之妙,更有煉寶器具之絕,據傳可與太上老君之八卦爐一比。
欲知金舵八卦爐如何之絕,且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