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2011年3月,新明珠陶瓷集團一周之內斥資5.4億拍下了位于佛山的三塊土地,用于商業開發。在國家房控力度不斷加大的前提下,陶企資本仍在源源不斷地流入地產行業。無敵有偶,就在今年年初,地板行業巨頭圣象也瞄準衛浴市場,聲勢浩大地進軍衛浴行業。回顧近年家居產業發展,我們發現“跨界經營”并未離開過人們視線。
從橫向看,家居產業內部跨界營銷的風頭正盛:從櫥柜到衛浴,歐派實現了從廚房空間向衛浴空間的品牌包圍;從衛浴到瓷磚,惠達以整體戰略挺進瓷衛市場;從瓷磚到衛浴再到櫥柜木門,箭牌不斷擴大經營范圍……
從縱向看,雖然國家嚴控樓市措施不斷,陶衛企業縱跨產業鏈謀求發展的熱情不減。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陶瓷企業進入房地產的資本較十年前增加了60%。僅過去一年,東鵬就投資8億在湖南澧縣興建建材城和住宅小區,正式涉足商業地產;宏宇陶瓷砸出二十多億拍地,開發商業項目;新中源國際商務公寓歲末年初正式開盤,并預計于2011年推出順德、南海及南莊多處項目……
跨界經營緣何如此盛行?多元化發展模式為企業帶來的,是高利潤還是高風險?多元化與專業化中間夾著的,究竟是餡餅還是陷阱?
餡餅誘人 跨界“搶食”吃著更香?
“由于陶瓷衛浴生產成本不斷上漲校友錄,再加上陶瓷衛浴行業準入門檻低,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陶衛企業面臨著更為大的壓力和挑戰,企業必然要尋找新的出路。”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副秘書長夏高升表示。雖然今年國家對于房地產行業調控力度不斷加大,房市走向目前還不甚明朗,但是至少從目前來看,房地產投資行為的回報率依然遠高于建陶行業。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副秘書長、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尹虹博士表示:“只要不是最后一個進入,都能分得一杯羹。”
從我國陶瓷衛浴行業發展來看,相對百年國際品牌而言,國內品牌發展至今二三十年,品牌歷史還需要不斷積淀,企業需要不斷地從外界汲取“營養”以壯大自身。跨界經營無疑是眾多國內品牌謀求發展的一種多元化嘗試。對于企業來說圖行天下,一邊是跨界經營有望帶來的高利潤和高回報,一邊是迫于白熱化競爭和高成本壓力不得不尋找新利益增長點的需求,跨界經營無疑是擺在它們面前的“香餑餑”。新明珠積極投資房地產,為自身打通上下游發展渠道,一方面享受著房地產行業帶來的強大資金效益,另一方面也為陶瓷衛浴產品的產銷拓寬了工程渠道;箭牌大力延伸產品線,進入衣柜木門領域,旨在打造整體家居的“航母”,以配套方案搶占中高端市場。跨界經營為陶瓷衛浴企業提供了一種多元化發展的生存模式,也把“多個籃子裝雞蛋”的理論模式帶進了企業運營當中,讓企業在快速“吸金”之余實現一種所謂的“互補性發展”。
對于被跨行業來說,跨界“搶食”無疑會為主業企業帶來是更為嚴峻的優勝劣汰競爭格局。對此,四維衛浴營銷總監冉亞夫表示,跨界進入行業的新企業越多,對這個行業的發展越有利。如果一個行業沒有做到足夠強大,讓別人產生敬畏之心,那么更強勢企業的進入會成為必然,隨之而來的是優勝劣汰的淘汰制度和行業的優化升級。由此看來,跨界經營于企業于行業,都不失為一塊誘人的餡餅。
餡餅也可能暗藏陷阱 多元化經營需謹慎
跨界經營催生了企業多元化發展的熱忱,越來越多的企業摩拳擦掌,希望分食這塊香味逼人的大“餡餅”。對此,夏高生認為,一旦資本介入其他行業,企業的運營風險也會相應地增加。“副業開發得好,有助于加快資金回流和運轉速度,推動陶瓷衛浴主業的升級發展。一旦副業運轉出現問題鹿鼎記,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陶瓷衛浴生產。跨界經營下的多元發展,實質上帶有一定的‘捆綁’發展的意味,對企業影響深遠。”
企業多元化發展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尋找更適合企業核心能力的主營業務的過程。與國際品牌相比,國內陶瓷衛浴企業品牌優勢相對薄弱是行業普遍認同的事實。國際品牌在專業化道路上比國內品牌走得更堅定,德國高儀的小小水龍頭做了一百多年,至今仍是其具有代表性的核心產品。而國內一些五金企業都紛紛提出擴展產業鏈,覆蓋整個衛浴產品線。多元化發展要求企業必須具備一定的資金、品牌和規模實力,對于資金實力和規模并未成熟的企業來說,過早采取多元化措施,往往難以形成穩定的品牌優勢和主打產品,甚至會削弱了核心產品的認知度。
多年來,多元化與專業化發展問題一直是備受爭議的話題,在發展方向的選擇上,專家學者和業內人士都莫衷一是。無可否認,跨界經營確實是塊誘人的餡餅,高利潤和高回報能夠為企業創造主業之外的利潤增長點。但是,在這條多元化發展的道路上,我們也目睹了不少以慘淡經營或失敗告終的例子,其中不乏國際大品牌的身影。一些大品牌大企業在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時,也遇到了偏離主業、揚短壁長的麻煩。聯想在開發電腦市場的同時積極進軍手機行業,但是多年過去了,消費者對于聯想在手機市場的產品認知度似乎不如預期,也并未給主業帶來多少附加值;英特爾與美光科技公司合資生產主業之外的閃存芯片搜狗,兩年后在該業務上的營業虧損額超過了24億美元,市場份額僅有3.2%。餡餅雖香,也可能暗藏陷阱!
跨界經營“吸金”快 把握好度是關鍵
隨著陶衛行業生產升本和用工成本呈走高趨勢,廠家一方面要承受成本壓力,一方面又要盡量壓縮成本,避免產品價格上調過快帶來的影響。有業內人士預測,微利之下,企業需要尋找新的出路,而多元化經營這一“聚寶盆”將吸引更多包括家居建材在內的行業的目光。
對此,有專家提醒企業,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跨界,都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幾點:第一,把握國家和市場發展大方向,密切關注政策動向,做好風險防御措施,減少因為政策變動帶來的不利影響;第二搜狐網,資本介入前需要做好成本與回報的估算;第三,提高企業在資本操作過程中的“互補性”,實現多渠道間的資源互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