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生到助理設計師,從踏出大學校門到進入企業工作,這是我畢業兩個月在身份和環境上的改變。因為這一轉變,讓我有機會從全新的角度了解家具行業,雖然它還存在很多的弊端,但是也出現和存在了一些欣喜的現象,優秀的設計師和模范企業,作為家具行業新鮮血液的我們不但要努力適應目前這個大環境,同時切實從我做起,朝著榜樣的方向努力。
一、工資低,福利少,環境差和大學生浮躁
相對于學歷背景來說,家具行業招聘的時候非常注重應聘者的技能和經驗,只要是大專畢業生,甚至初中畢業生,只要具備相應的技能和工作經驗就能擁有不錯的職位。就這一點而言,很多剛從學學校出來的大學生,本身缺乏實際動手的能力和行業經驗,往往沒有意識和認清這一點,眼高手低,拿自己的學歷去比同行業低學歷而高能力的人,去比其他發展成熟行業的應屆畢業生,導致心理不平衡,無心工作,憤憤不平,最后不是跳槽就是轉行。另外以往部分的家具行業公司分布在郊區,交通不便,生活配套的實施相對市區來說不太完善,而且家具廠的工作車間較為惡劣,污染相對大,噪音相對大,這些就更讓被稱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望而卻步。
應屆畢業生的工資低,福利少是整個行業的普遍現象。主要的原因是大多數的畢業生不能直接為企業創造價值。其實工資不是很低,家具設計公司是包食宿的,條件不錯。大城市的應屆畢業生的收入比一般城市的同行應屆生高,但是大城市的消費水平相對偏高,最后手頭的錢反而比不上。而對于家具公司的環境差,相對發達國家,這是由于我國的現代化的家具行業發展起點低,發展慢,制造工藝水平和設計水平低。
二、學校教育普遍脫節和大部分企業不愿意培養應屆畢業生
學校教育普遍脫節已經不是什么多年的問題了。首先學校在培養大學生上很少考慮到企業的用人需求,而按照幾年甚至于十幾年的前定下的指標來開展教育工作,很少專門去培養學生做事的能力,以及其在社會上生存的能力。作為以培養、塑造人才為己任的高校,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而罪魁禍首則是積重難返的教育體制。眼下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目前高校的專業設置、學科結構與社會需求存在相當大的差距,沒有致力于完善人格的塑造,未著力培養應用型人才。另外一方面,應屆畢業生往往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往往沒有詳細規劃和認真執行,沒有積極投入社會去認清目前企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和積累相關的經驗。
正因為教育與社會脫節,應屆畢業生能力參差不齊和企業培養有風險,所以很多家具行業的企業不注重培養應屆畢業生,其原因主要有三點,其一,由于大學里面的教育與社會脫節,造成很大部分的應屆畢業生知識面過窄,思路模糊,動手能力差等,往往不能滿足企業所要求的工作能力。所以,應屆畢業生需要經過一個過渡時期來彌補這一種差距。其二,應屆畢業通常在企業培養了二至三年的時候,他們剛具備了職位的能力要求,可以在公司里面獨立開展工作。正當公司需要他們創造價值的時候,他們往往因為其他公司比本公司開出稍好的條件就跳槽,原來的公司不僅浪費了金錢,還浪費了時間和精力, 這就給了企業一個顧忌。其三,篩選人才過急。由于應屆生普遍存在企業的需求和學校的教育不足,企業招聘時短暫的接觸而難于全面看清楚應屆畢業生是否具有潛能,所以經常有應屆畢業生幾個月內沒有完成一個公司滿意的方案而調離崗位。
在面對家具行業這一不利的行業現象,如果你能夠找一間愿意培養應屆生的公司,從某種意義來說,這是一件相當幸運的事情。應屆畢業生更加需要好好融入公司的企業文化,工作流程,多與同事交流和上司反饋,積極參與和主動思考,有規劃有步驟有方法去彌補在學校教育和企業工作中的差距。
而對于某一部分一直熱衷如家具設計職位的應屆畢業生,由于種種安排去了結構設計的職位,而不停抱怨和無心工作,其實這是不可取的。一方面來說,某些公司考慮和切實考核了應屆畢業生缺乏市場需求的把握和理解能力,會先安排做結構設計的工作作為準備。另一方面,由于市場的需求比較大,作為應屆畢業生也可以先選擇結構設計的職位,從低做起,做好本職工作。不要以為結構設計于家具設計會相差很遠,其實在家具行業,從結構設計職位成功轉到家具設計職位又取得優異表現的前輩眾多,而且,他們對前期的產品規劃,結構和工藝的把握能力于經驗,往往是一般家具設計師難以媲美的。所以說,復合型人才更加受市場歡迎和在公司里面發展,成長和晉升更快的。但是作為那些想走這一條路的畢業生,需要在工作之余繼續學習,了解和掌握家具設計的知識和技能,以及這一方面的資訊,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復合型的人才,這樣做就一直熱衷的家具設計就更有計劃和前途了。
三、迷茫中的原創設計
國內家具行業從上個世紀末開始重視設計,經過十幾年的探索,但家具設計還處于比較迷茫的階段。一些企業、設計師、應屆畢業高舉傳統的旗幟下,抱殘守缺,不分好壞,認為祖宗留下的東西皆為寶貝。久而久之,中國的家具設計就等同于明清家具,而本土化就相當于復古化。而另一些就習慣于照搬國外的設計,時時跟著國外的風格,迷戀其家具設計。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后人就懶得去創造,只有緊跟西方,復制傳統,對設計不再有激情與創新,也就不會擁有中國原創的設計。
在面對國內家具設計這一不良的行業現象,應屆畢業生應提高自信心,認識到自己是時尚家居生活、流行文化的倡導者和創造者,切忌不可畫地為牢,故步自封,我們不排斥西方先進的設計,和不拋棄博大精深傳統文化,但又不能奉行“拿來主義”,照抄國外的設計,或死板的拿古人的家具來解決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問題。我們現正處于知識經濟的時代,注重文化和知識,而由于應屆生的視野不夠開闊,知識儲備不足,設計經驗不多讓其不能很好的把將本土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民族特色融入家具設計中,并吸取西方先進設計的創作理念,在繼承中創新,去創造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原創設計。而應屆生的這些不足是不能夠一下子就能彌補的,應在平時的生活中常積累當今的思潮以及貫穿古今的家具理論,多想和多做設計,探索出適合自己發展的設計方法,設計程序。
行業目前總體環境不太理想,但是業內的幾個領頭羊公司已經走在前面樹立起了一個典范,帶領一批新的員工成長起來。從這一點來看,國內家具設計行業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蓬勃發展的行業。而作為現今的應屆畢業生,更加需要沉下心來,努力工作,不斷學習,踏實積累,務實進取,與公司一起成長和發展。而不是像過去的某一部分應屆畢業生那樣,眼高手低,心浮氣躁,諸多挑剔,只為眼前的利益,而頻繁的換公司,但是最后學到的知識和具有的能力,往往還不如那些始終堅持在一個公司的應屆畢業生,另外一方面,經常跳槽的應屆畢業生對公司的忠誠度低,在求職過程中也容易處于不利的地位。
雖然家具行業存在很多不足,應屆畢業生應努力的適應大環境,從自己做起,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制定詳細可行的發展規劃。制定可行的發展規劃,應屆生不但會更加了解,自己,認識行業,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情形與環境準確地確立發展的方向,制定奮斗的策略,最后常常會得到事半功倍的結果。而根據調查,大部分的應屆畢業生都沒有做發展規劃的習慣,常常用“規劃不如變化快”為借口來搪塞。其實,如果是出現規劃與變化的情形有很大的差異是因為其發展規劃不夠詳細,不可行。而歷史有大量的事實證明,準確做過發展規劃的應屆畢業生以后所獲得的成就是比沒有制定的應屆生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