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淄博自2002年第一次成功舉辦新材料論壇至今,在新材料產業取得了巨大成績,新材料已逐步成為全市支柱產業。新材料是當代許多高新技術發展的基礎和先導。與國際相比,淄博市新材料產業還有很大拓展空間。要真正撐起“中國新材料名都”這一品牌,淄博市在未來經濟發展上應該做出哪些調整?企業應該把握怎樣的方向?我們一起來聽聽專家的解答。
與國窯基礎“聯姻” 新材料方能發光發熱
新材料一般是指新近發展的或正在研發的、性能超群的一些材料,具有傳統材料所不具備或比傳統材料更優異的性能。新材料是高新技術發展的先導,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時代都是如此。但是,新材料產業發展不能盲目無序,必須與當地的資源環境條件、市場需求等相結合,才能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就淄博而言,陶瓷產業屬于淄博市的優勢產業之一。淄博陶瓷有很悠久的歷史,近年來發展尤為迅速,連續舉辦了9屆中國陶瓷博覽會,“淄博陶瓷”當代國窯這一地域品牌已聞名中外。淄博的華光、硅苑等日用瓷已成為國內乃至國際知名品牌,統一陶瓷廠雖然起步晚,但憑借"防靜電瓷磚"這一拳頭產品,已在國民經濟及國防軍工等領域獲得重要應用而嶄露頭角。淄博的先進高溫結構陶瓷在整個業內有相當影響力。整體而言,淄博陶瓷呈現出基礎好、后勁足、前景廣闊的發展態勢,所以,淄博市大力發展新材料產業,應該與"當代國窯"陶瓷產業基礎相結合。
新材料必須符合綠色環保大勢 發展新材料,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怎樣與低碳技術、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相結合。傳統陶瓷主要采用天然的巖石、礦物、黏土等為原料,用窯爐高溫燒成,功能方向比較單一,資源與環境保護問題比較突出。近年來雖然通過技術創新淘汰改進了部分產能,但與國際水準相比還有相當差距。尤其是玻璃、陶瓷,向來被稱為耗能大戶,國內玻璃陶瓷生產工藝普遍存在耗能高、產品檔次低的問題。近年來雖然有比較成熟的技術來改善玻璃、陶瓷的耗能問題,但要從根本上解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在陶瓷領域發展新材料,首先要發展新的制備技術來解決玻璃、陶瓷生產過程中的落后技術、裝備、產能問題。
淄博市有豐富的礦藏資源和雄厚的工業基礎,如赤泥、鋼渣、粉煤灰、煤矸石等工礦廢棄物較其他地區也多。發展新材料的過程中,也應該考慮把這些原本是廢棄物的材料如何通過新技術化身新型建筑材料。既節約能源,又減少了廢棄物存放量和處理成本。
淄博發展新材料的途徑與前景是廣闊的,只要把握好低碳技術、綠色經濟這個大方向,因地制宜,與國際視野相結合、提升技術、創新產品、引進人才、搞好產業鏈、適當宏觀調控,淄博新材料產業必將有大好的發展前途。
新型陶瓷前途不可限量 值得投資
新型陶瓷材料通常包括功能陶瓷和結構陶瓷兩大類。目前,新型陶瓷材料已成為信息、能源、汽車、生物醫學、航空航天、先進制造、軍事、環境等高新技術領域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材料基礎。而其自身也已形成了一個產品種類繁多、市場規模巨大、高速增長的高技術產業。從廣義上說,新型陶瓷還應包括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制備的具有新功能用于建筑、化工、日用、環保等一系列陶瓷制品。
新型陶瓷在日用領域近年來的應用也逐漸廣泛。從2003年,日用陶瓷企業也加大了用新材料對傳統陶瓷的整合力度,生產的高檔日用瓷色彩鮮艷且無鉛無鎘,綠色環保。雖然價格較一般陶瓷高,但市場反響非常好,銷量穩步增長。比如華光的華青瓷,硅苑的高石英瓷,都是高檔新材料日用陶瓷的代表。
總體而言,我認為淄博市發展新材料方向正確,前景廣闊。希望今后淄博市陶瓷產業加大產學研的結合力度、開拓創新,把已有產品做精做細做強,在國際上創出名牌,站穩地位,并結合當前的市場態勢,用高新技術促進傳統產業淘汰和升級,讓近代與傳統,新型與普通相得益彰,交相輝映,在“當代國窯”的基礎上,建立起聞名中外的新型陶瓷產業化基地。新型陶瓷材料需要化學化工制備技術,所以新材料的發展還應注意與精細化工等產業的相互銜接與密切配合,才能夠起到良性循環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