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9日,歐盟陶瓷企業向歐盟專委會提交的對中國的陶瓷行業反傾銷和產業損害的調查正式立案,涉案被調查產品價值高達3.3億美元,若以美國為替代國計算中國企業的反傾銷率,則高達430%。
2011年2月11日,歐盟外交官和工業界人士透露,歐盟委員會將在2月18日擬要決議對絕大多數來自中國的瓷磚征收高達73%的懲罰性臨時性關稅。消息稱,歐盟委員會認為中國非法壓低瓷磚價格,使得歐洲生產商受到這些廉價進口瓷磚的威脅。歐盟委員會將對來自中國的廉價瓷磚征收懲罰性關稅,以保護歐洲本土的瓷磚生產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國陶瓷企業在走向世界舞臺的途中接受著一個又一個的挑戰。此次征收懲罰性關稅將會對中國陶瓷企業尤其是以出口為導向的瓷磚企業造成嚴重的沖擊。協會領導、業界人士紛紛伸出援手,誓在打贏這場硬仗。
2011年伊始,一則“歐盟委員會將在2月18日擬要決議對絕大多數來自中國的瓷磚征收高達73%的懲罰性臨時性關稅”的消息響徹陶瓷業界,讓已經飽受2010年歐盟陶瓷反傾銷案煎熬的陶瓷企業再一次的站在了風頭浪尖。
記者第一時間連線相關協會、企業領導,深入揭秘歐盟征收懲罰性關稅的背后事實。
現象:“73%的懲罰性關稅”競走陶瓷行業
“2011年2月11日,歐盟外交官和工業界人士透露,歐盟委員會將在2月18日擬要決議對絕大多數來自中國的瓷磚征收高達73%的懲罰性臨時關稅。歐盟委員會認為中國非法壓低瓷磚價格,使歐洲生產商受到這些廉價進口瓷磚的威脅。”
雖然還沒有終裁,但“73%的懲罰性關稅”已經讓中國陶瓷企業打了一個冷戰。不久前,歐盟陶瓷反傾銷案讓眾多陶瓷企業吃盡了苦頭,很多企業還并沒有完全從反傾銷案中掙扎出來,而現在又遇到了另外一只“攔路虎”,其前景堪憂。
分析:協會領導熱議歐盟決議 稱是“不正當行為”
“對于73%這么高的懲罰性關稅,我是非常的震驚”馬賽克委員會會長黃芯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黃會長向記者透露,協會之前已經對此有所準備,現在數據即將公布,協會的相關工作也將開始進行。
在談及此次議案的“合法性”問題時,黃會長憤怒的表示,中國陶瓷企業對歐盟來講,是沒有產生任何損害的,根本不存在傾銷的行為,歐盟的此次動作是為了保護本地企業的一種過激性行為。我們很不理解,也很憤怒。
在涉及此次征收懲罰性關稅的不合理問題時,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主席藍衛兵給出了充足的理由。目前國內做陶瓷的企業都是民營化的,低于成本價銷售產品的企業肯定是沒有的,因此這種以超低價出售產品的行為是不存在的。
另外,中國出口到歐盟地區的量并不是很大,不可能對整個歐盟地區的產業造成影響。從2010年的數據顯示,中國陶瓷出口到歐盟地區的產品增長率只有1%,而歐盟地區整體的銷量增長為40%,可以斷言,歐盟的這種懲罰性關稅是子虛烏有。
本質:歐盟經濟或尚未復蘇 欲“鏟除異己”
2010年6月19日,歐盟陶瓷企業向歐盟專委會提交的對中國的陶瓷行業反傾銷和產業損害的調查正式立案,涉案被調查產品價值高達3.3億美元。時隔半年多,歐盟再次拿起“貿易武器”,又一次的將矛頭指向了中國陶瓷企業。
接二連三的打壓不得不讓業內人士深思。2008年9月,美國金融危機蔓延至歐洲,多家金融機構瀕臨倒閉。據當時美國媒體報道,歐洲最大的30家金融機構在15個月內有超過1萬億美元的債務到期。
兩年過去了,歐盟是否已經從金融危機中復蘇過來?黃芯紅給出了否定的回答。黃會長表示,由于歐洲對目前的經濟恢復情況并不滿意,所以在國際市場上搭建了貿易壁壘,在抑制外界產品進入的同時保護本地企業,進而有了今日的反傾銷調查案以及懲罰性關稅。另外,1997年債務危機對歐洲部分國家的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退,比方說希臘、葡萄牙、西班牙、愛爾蘭等,這也在另一方面加快了歐盟“鏟除異己”的步伐。
猜想:73%的懲罰性關稅或將改變不大?
據統計,國內有1600多家的陶瓷企業將會受到懲罰性關稅的影響,而目前已經抽樣調查了11家企業,簡一陶瓷就是其中“有合作”的一家。
簡一陶瓷董事長李志林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在提出的征收73%的懲罰性關稅主要是針對的沒有合作的企業,對于已經合作的企業來說,大概征收幅度為20%-30%之間。李志林強調,雖然目前數據還沒有正式出臺,但基本上已經是確定了,不會有太大變動。
如果真的征收73%的懲罰性關稅,國內大部分的陶瓷企業都是無法接受的。因此,陶瓷企業應該積極應訴,就如黃芯紅會長所說的,我們會全力以赴,爭取讓歐盟撤訴。
